貧血是一種特殊的營養缺乏病,主要有缺鐵性貧血和營養不良性貧血兩種。前者因缺鐵引起,後者的主要病因是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
青少年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有三個原因:
1.生長發育迅速。對鐵的需求量猛增,一旦鐵攝入不足,即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2.鐵的生長和消耗過多。長期慢性失血時,如每失血4rnl,約等於失鐵1.6mg,雖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鐵的消耗超過正常的一倍以上,即可造成貧血。常見的慢性失血如胃腸道的畸形,膈疝、直腸息肉、鉤蟲病、鼻衄、血小板減少性紫斑、女性月經血液丟失等均可導致鐵質缺乏。此外慢性腹瀉、嘔吐均可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小兒反復急慢性感染、食欲減退、胃腸道吸收不良均影響鐵質的吸收和消耗過多,造成缺鐵性貧血。
3.飲食攝入鐵不足。從食物中獲得鐵不足是鐵缺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家長讓孩子吃牛奶、雞蛋和巧克力,認為可以"補血",殊不知,牛奶和雞蛋含蛋白質雖豐富,鐵的吸收率只有3%,巧克力裡的含鐵量更低。有的青少年吃飯後馬上喝很多茶,這樣做與飯前喝一杯桔子汁相比,通過同樣食物而吸收的鐵,要降低6~7倍。用鋁鍋代替鐵鍋做菜,也大大減少鐵的來源。加上不少青少年有偏食、挑食習慣,更加重鐵的攝取不足。
缺鐵性貧血的危害:
1.貧血體征:面色萎黃,粘膜蒼白,身體消瘦,精神疲憊;嚴重者指甲泛白,出現匙狀指甲等體征。
2.體力一勞動能力減低。
3.影響認識能力,導致大腦慢性缺氧,學習效率低。
4.免疫功能下降。中度以上貧血青少年,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普遍較低。
健康教育處方:首先認真查找引起失血的原因,如鉤蟲病、腸道息肉、潰瘍、瘧疾、經血不調等。及早治療,達到根治。
1.家中炒菜做飯盡量用鐵鍋。
2.盡量增加瘦肉和肝髒食物,豬血、雞鴨血等動物性蛋白食物。
3.主食多吃粗面粉,含鐵量比大米高。
4.豆腐、芝麻、綠葉蔬菜、蘑菇、木耳、蝦皮、海帶等均含大量鐵。黑木耳每100克含鐵180毫克以上,是補血上品,最好和肉、魚、雞、肝等搭配著吃,提高鐵吸收率。
5.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素食主義等。
6.提倡飯前喝一杯桔子汁,或者吃個生西紅柿,飯後不馬上喝茶或咖啡,增加鐵的吸收機會。
7.正確選用強化含鐵食品,如強化奶粉、強化鐵餅干、豬血餅干、含鐵醬油、強化鐵的面粉等,快速糾正缺鐵性貧血。一般強化鐵的日攝入量為l0mg左右,是防治貧血的好辦法。另外,糾正貧血要持之以恆,切忌操之過急。尤其食用強化鐵食品,不宜過量,否則會使短時間內鐵的攝入大大超過機體耐受性,造成鐵中毒。
![]() |
兒童學習有障礙應該怎麼辦
對兒童學習障礙的研究,根本的目的就在於幫助學習障礙兒童解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矯治學習障礙的關鍵在於早診斷(在專門機構測試)、早預防、早干預。具體治療宜采取綜合方法、醫療與教育的協同十分必要。 學習能力訓 |
![]() |
小兒消化性潰瘍的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潰瘍病可用小建中湯、柴胡桂枝湯等,配合針刺治療,往往可止疼,取穴部位為胃俞、足三裡、內關、期門、脾俞、膽俞、三焦俞、中脘等。如用耳針,可取胃、小腸及皮質下區等。 治療措施 小嬰兒急性潰瘍合並出血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