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中西醫有分歧
兒童遺尿,中醫多認為是先天腎氣不足,下元虛冷所致。如腎與膀胱之氣俱虛,不能制約水道,因而發生遺尿。各種疾病引起的脾肺虛損,氣虛下陷,也可以出現遺尿症。本病多見於小兒先天不足,素來體弱,面色蒼白,惡風寒,肢冷無力,飲食無味兒,白天小便頻數,夜間夢中小便自遺,或大便溏瀉。
兒童遺尿,西醫多認為是由以下幾方面的因素:1、遺傳因素:兒童發生遺傳性遺尿的幾率;2、疾病及生理因素:尿路感染、腎髒疾患;3、精神因素:包括兒童白天玩耍過於疲勞;4、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沒有給兒童進行及時訓練;5、環境因素:包括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
孩子尿床怎麼辦
1、嬰幼兒時期:這個時候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對尿意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發生尿床,但隨著各器官發育的逐漸完善,尿床問題一般都會慢慢消失,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於擔心。
2、1歲半以前:孩子的身心開始慢慢發育,但發育還是比較有限的,一歲半以前的嬰幼兒,尿道外括約肌尚未發育成熟,控尿功能還相對較差,所以尿床和尿褲子還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家長可能會在這個時期就開始著急訓練孩子上廁所了,其實,一歲半前的孩子腦部發育還不夠成熟,以此為基礎的認知能力與語言發育還不完善,還不能承受復雜的自控訓練,在此階段過於強求,可能會造成寶寶的心理負擔,使親子間關系變緊張。不過,在寶寶還沒有學會理解排便前,爸爸媽媽也可以開始在這個時期,當看到他們尿濕褲子時,就有意識地告訴他說“寶寶尿尿了”,讓他更好地理解尿尿的含義。
3、待孩子長大到1歲半之後,神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育,能夠聽懂大人的指示,也能了解去廁所的含義了,那麼,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寶寶上廁所了。
![]() |
循證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兒腹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並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
![]() |
小兒支氣管炎一定要慎用抗生素
小兒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咳嗽、發熱就以為是感冒,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寶寶患了小兒支氣管炎。陳主任介紹,小兒感冒與小兒支氣管炎症狀比較相似,確實難以區分,約30%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多數小兒支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