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又稱“熱痱”、“紅色粟粒疹”,是由於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汗液蒸發不暢,導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滲入周圍組織而引起。主要表現為小丘疹、小水泡。好發於夏季,多見於排汗調節功能較差的兒童和長期臥床病人。由於瘙癢而過度搔抓可致繼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疖或膿腫。
了解嬰兒痱子的病因症狀
病因
本病系由於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汗液蒸發不暢,導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滲入周圍組織而引起。氣溫高、濕度大時,皮損增多,氣候轉涼,皮損逐漸消退。
症狀
1、紅痱:
(1)基本損害為針頭大尖頂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圍繞以紅暈,呈密集排列,但不融合。
(2)多發於額、頸、胸、背、肘窩、腘窩等部位。
(3)自覺有癢和灼熱感。
2、白痱:
(1)皮損為非炎症性針頭大小、半透明水泡,泡壁薄,輕擦易破。
(2)好發於軀干部,尤其是胸部。
(3)無自覺症狀。
檢查
治療
1一般治療:保持室內通風涼爽,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小兒要勤洗澡,及時擦干汗及更換衣服;發熱、臥床病人,勤翻身,經常洗擦皮膚。可進食清涼解暑藥膳,如綠豆糖水、綠豆粥、清涼糖水等。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2可內服清熱、利濕、解暑的中藥或制劑。
3可外用消炎、止癢制劑。
4繼發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相關文章常見的幾種育兒誤區搖晃寶寶容易損傷其大腦讓寶寶睡出美好明天
親子游戲
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疱疹和丘疹,發生痱子。也有醫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了解嬰兒痱子的病因症狀
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
1、紅痱(紅色粟粒疹)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於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疱,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症狀,輕擦之後易破,干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唇。
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疱。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疱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預防發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 |
兒童自閉症的表現特點
材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大米淘淨,煮粥,待熟時調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 營養:可補益 |
![]() |
孩子學說話 父母你做對了嗎?
一、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表現:寶寶指著水杯,媽媽立即反應:“寶寶,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寶寶連嘴皮子都不需要動。 害處: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