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新生兒,由於早產兒的各種生理功能可能不健全,早產兒的喂養也有其特殊性。
早產兒可能會由於合並一些嚴重的疾病,或由於體重過輕而住院治療。孩子住院與母親分離,就影響了母乳喂養的正常進行。因為與母親分離,孩子沒有與母親很好的接觸、沒有吸吮,母乳的分泌受到影響;還因為母親與孩子分離,母親的情緒受到較大的影響,這些都將影響母親乳汁的分泌。早產兒怎樣才能堅持母乳喂養呢?
首先,媽媽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喂養孩子,要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出院後吃到母乳。第二,盡可能地與早產兒接觸,如孩子住院的醫院有母嬰同室病房,媽媽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嬰同室病房。第三,對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媽媽要按時擠奶(至少每三小時擠一次),然後將擠出來的奶喂嬰兒。
對於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可以直接地、盡早地讓孩子吸吮母親的乳頭。喂奶時要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幫助孩子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孩子能夠較容易地吃到乳汁。
對於吸吮能力差的早產兒,應當把奶擠出來喂孩子。可用滴管或小匙喂給孩子。選用的滴管應到專門的醫療器械部門去購買。小匙應選用邊緣鈍的瓷匙或不銹鋼匙為好。不管是選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銹鋼匙,都要將乳汁從早產兒的嘴邊慢慢地喂入,切不可過於急躁而使乳汁吸入嬰兒的氣管中。
早產兒的吸吮力往往是不足的,每次的攝入量不會太多,所以要多給早產兒喂養,一天應給早產兒喂12次奶左右。
如果孩子住院暫時不能吃到母親的乳汁,媽媽也要堅持擠奶,讓孩子出院後能吃到母乳。這對早產兒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早產兒的身體發育已經較足月的孩子落後了,需要有一個奮起直追的過程,母乳喂養是這個過程的有力保證。只要堅持給出院後的早產兒喂母乳,母乳喂養也一定會成功。
![]() |
十個月的寶寶都會得什麼病?
嬰兒腹痛 腹痛是兒科常見的症狀之一,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如內科疾患,細菌性痢疾、腸痙攣、上感、肺炎、紫癜、風濕熱等病。 處理方法:最好的治療辦法是對疾病進行診斷,在診斷較明確的情況下,可酌情使用止痛藥,如腸 |
![]() |
幼兒長時間蹲便盆會引起便秘
不可長時間蹲便盆 在訓練寶寶尿便時,應注意不要長時間讓寶寶蹲便盆,也不要讓寶寶養成蹲便盆看電視、看書、吃飯的習慣。長時間蹲便盆不但不利於寶寶排便,還有導致痔瘡的可能。蹲便盆看電視會減弱糞便對腸道和肛門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