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常在春天發病流行,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水疱為特征,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好發於2—10歲的兒童。
那麼兒童出水痘怎麼辦呢?
1、西醫療法:
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繼發感染全身症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疱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2、中醫療法:
(1)風熱型:銀翹散加減: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蘭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瘙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2)毒熱型: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龈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孩子出水痘可吃什麼,不應吃什麼呢?
1、宜食
中醫認為水痘是因體內有濕熱蘊郁、外感時邪病毒而致,所以不用特別加強營養,宜清淡飲食,可吃些稀粥、米湯、牛奶、面條和面包,還可加些豆制品、瘦豬肉等。
在出水痘期間,患病的孩子因發熱可出現大便干燥,此時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要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如飲用西瓜汁、鮮梨汁、鮮橘汁和番茄汁。多吃些帶葉子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豆芽菜。帶葉子的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可助於清除體內積熱而通大便;也可吃清熱利濕的冬瓜、黃瓜等。
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
宜多飲開水及飲料。
2、忌食
1)生冷食物
水痘期間小孩盡量不吃生冷的食物。
2)辛辣之物
水痘與其他熱性病一樣,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熱病更為嚴重,這類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3)發物
水痘與麻疹雖都為發疹性熱病,麻疹貴於透解,需用發物。而水痘則宜清熱,不可運用發物,食用發物後會使水痘增多、增大,從而延長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發物,如芫荽(香菜)、酒釀、鲫魚、生姜、大蔥、羊肉、雄雞肉、海蝦、鳗魚、南瓜等。
4)油膩之物
水痘患兒常因發熱而出現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況,故忌食油膩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豬排、炸牛排、炸雞等各種油膩礙胃之品,這類食品難以消化,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 |
父母的某些行為 容易釀造出“啃老族”
家長的一些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能完全獨立的能力。 1、有求必應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倔強地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而當你自始至終都在滿足他的需求時, |
![]() |
寶寶嗆奶有什麼應對方法?
嬰兒天生就會吸奶,但有時也會遇到困難,需要媽媽的幫助,一般常用中指和食指壓住乳暈的兩側,把乳頭送入孩子口中,並讓嬰兒吸吮整個乳暈部分,這樣,既可避免乳房堵住孩子的鼻子,影響呼吸,也可避免乳汁流得太急,嗆著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