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手足口病的警惕與處理

手足口病的警惕與處理

概 述

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潛伏期一般是2到十天,平均來說就是三到五天。其診斷一般是根據臨床的症狀以及體征。在其流行的時候,尤其是口腔、手足部位的典型皮疹分布特點。診斷不困難。少數嚴重的症狀表現在多個系統。一般來說有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循環系統的表現。

步驟/方法:

1如果在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發現孩子有類似手足口病的症狀,比如在手、足、扣上、出現與手足口病相符的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密切的觀察孩子的體征,比如體溫的變化等等。警惕手足口病的可能。

2兒童正常的體溫一般是在36到37攝氏度治療,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高於37.2攝氏度,一定要去醫院就診,進行相關的檢查。持續高溫更應該及時就診;當孩子出現了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的症狀要警惕患手足口病的可能。

3手足口病的處理。當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家長們不要過分緊張,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於確診。同時,要遵從醫生的囑咐,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同時,住院期間也應密切關注孩子狀況,如果有惡化的情況,要及時告訴醫生。

注意事項:

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免疫接種的十不宜

1、當孩子患有急性疾病時不宜接種,如:發燒、腹瀉、嘔吐時,暫時不打預防針。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7.5度時,應請醫生檢查發燒原因,待治愈後再接種,這是因為打防疫針會出現體溫升高的反應,加重發燒的病情。另外,發燒

學步幼兒跌倒險斷舌 竟因乳牙萌出?

大年初四,本該是家家戶戶歡度春節的祥和時刻,家住遷安的一歲半男童小強(化名)卻因意外跌倒,造成舌面被乳牙齊刷刷切割,險些完全斷開,緊急送往唐山市口腔醫院手術才得以修復。  小強是一個蹒跚學步的男童,平日裡特別活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