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很多兒童小的時候都會接種乙肝疫苗。因為乙肝是兒童的多發病,唯一能避免的就是接種乙肝疫苗。接種乙肝疫苗之後,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乙肝抗體。抵抗乙肝病毒的侵害。
乙肝疫苗是一種用於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以後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作用。乙肝病毒一出現,抗體就會立刻起作用,將它消除,阻止感染,而且不傷害肝髒。這樣人體就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乙肝接種的方法都有哪些?
被動免疫:
對乙型肝炎的准媽媽所生的小寶寶,在小寶寶出世以後一天之內、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類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劑量為0.5~1ml,70%~8%可獲保護。
主動免疫:
對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陽性的准媽媽所生的小寶寶,於生後一天之內(或7天內)、1月、6月各接種一次乙肝疫苗,血漿疫苗每次20~30μg,基因疫苗5μg。
聯合注射:
HBIG干擾疫苗的自動免疫反應不明顯,僅用疫苗注射時其保護率為80%~95%,但部分小寶寶,尤其e抗原陽性新媽媽所生的嬰兒,至少30%會成為表面抗原攜帶者。因而目前趨向於應用乙型肝炎疫苗與HBIG聯合注射的方法,以提高嬰兒保護率(達85%~95%)。使用方法如下:
①HBIG0.5ml,小寶寶出世後後24小時內肌肉注射;
②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與HBIG同時注射,或小寶寶出世後後7天內在另側肌肉注射,此後1、6月時再各注射一次。3~5年進行一劑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強接種。
對大小三陽新媽媽所生的小寶寶應盡量采用聯合注射的方法進行預防接種,以盡可能減少乙肝感染。
乙肝疫苗的接種程序
如果沒有感染乙肝,就要盡快做好全程免疫接種。
目前一般是按0-1-6的方法注射,也就是第一針注射後1個月內接種第二針,然後6個月後接種第三針。0-1-2的接種方法現在接種的比較少了。
如果已經感染乙肝,那麼再注射疫苗就沒有效果了,因為疫苗只有預防作用,沒有治療作用。
如果曾經注射過疫苗,並且產生了抗體,如果覺得抗體會隨著時間減弱,那麼就有必要在成功接種的5年內考慮再次接種加強針。
目前國內已經實現了對新生兒免費全程接種乙肝疫苗,成年人一般都是要付費的,各地防疫部門都可以進行乙肝疫苗接種,費用大概五十左右。全程接種後1-2個月應該復查乙肝兩對半。
乙肝疫苗的接種禁忌
1、發燒和感冒患者,暫時性的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2、如果有哮喘、荨麻疹等過敏體質,嬰幼兒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3、乙肝疫苗不能和其他同類疫苗同時注射,比如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等。
4、不可以空腹接種乙肝疫苗。另外,患有皮炎或者化膿性皮膚病者,也不可以接種乙肝疫苗。
有以下情況的都不可以接種:
1、未接受過治療的結核病患者,結核病特別會影響到細胞性免疫功能,所以若未經治療時,不適於接種任何疫苗。
2、在發燒時不建議接種疫苗,是怕分不清病因是因何引起的,因為有些疫苗在接種完,也是會有發燒出現的,但不需要治療,過一兩天自己就會好,而如果是感冒造成的發燒,那麼就有必要進行治療,所以發燒時是不能接種的。
3、對於同樣疫苗曾有過嚴重反應,所謂的嚴重反應,指的是可能危及生命,或者會引起永久性後遺症的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這其中以百日咳疫苗的副作用特別常見。
![]() |
遠離孩子便秘的喂養絕招
近年來,患便秘的兒童日益增多。兒童患便秘的原因,除患有器質性病變(巨結腸、腸息肉等)外,大都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或者平時飲水少,或者沒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所致。 便秘雖不是大病,但危害卻不小。便秘不僅會使有毒 |
![]() |
寶寶伏天發熱 也許是暑熱症惹的禍
暑熱症發病幾乎都是周歲前後至2周歲間的寶寶,6個月以內和3歲以上的寶寶不多見,原因與其尚未發育完整的散熱系統有關。生理學家做過研究,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體內產生的熱有三個方法散去:傳導、對流和蒸發。當環境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