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了防疫針以後到底有沒有效果呢?通過以下4種方法可以了解。
一、 觀察患病情況:
兒童打了防疫針,2周左右可以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一個月時免疫力最強,以後緩慢減弱。如果2周後,兒童沒有患打針所預防的那種傳染病,特別是在該病流行季節或周圍有這種病流行時,仍沒有被傳染上,說明打防疫針的效果很好。
二、 觀察接種反應:
接種活疫苗後,因疫苗中的細菌或病毒需在體內生長、繁殖,才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力。所以,局部和全身有一定的反應。比如,皮內接種卡介苗以後,2-3天後接種的部位皮膚略有紅腫,但很快消失,屬於非特異性反應。二周左右,局部產生紅腫的丘疹,浸潤硬塊,有時會發生硬塊軟化,變成白色小膿疱,以後自行破潰形成淺表潰瘍,直徑一般不超過0.5厘米,有少量膿液,然後結痂,痂皮脫落留有輕微疤痕。前後時間約為2-3個月左右。如果出現這種反應過程,說明接種成功,有效果。如果接種後無任何反應,說明接種失敗。
三、 皮膚試驗:
打了防疫針後,由於體內產生了免疫力,可以中和細菌產生的毒素,故注射少量毒素在皮膚以內,可不發生任何反應。如果沒有產生特異性免疫力,注射少量毒素即會發生紅腫現象。比如,錫克氏試驗就可了解接種白喉類毒素後,有沒有預防白喉的能力。錫克氏試驗陰性,說明接種成功。
四、 測定血液中免疫力增長情況:
接種疫苗後血液中免疫力有4倍以上增長時,說明接種成功。
![]() |
如何正確對待多動症兒童
多動症的治療關鍵在於家長盡早的發現,所以家長要關注自己孩子的行為動向,那麼在生活中又該如何正確對待多動症兒童呢? 多動症兒童的表現有哪些: 1、嬰幼兒期:主要是生活規律性差。常表現為活動過多,不知疲倦,不聽 |
![]() |
計劃外疫苗怎麼選
寶寶出生後,媽媽都會拿到一本預防接種卡,每次帶寶寶去打預防針時都需要記錄寶寶接種疫苗的種類、批號等,同時也預約好下一次接種的時間。不過,如果你仔細翻看,會發現其中有計劃內和計劃外兩種疫苗。為什麼要這麼分?計劃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