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狂犬疫苗接種對象、禁忌及注意事項

狂犬疫苗接種對象、禁忌及注意事項

  狂犬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人體由於被唾液腺中含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或由於抓傷處染有含狂犬病毒的唾液而感染。其臨床表現為急性腦炎,最終導致死亡。狂犬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每年世界上有百萬人口因暴露於狂犬病毒而接種疫苗。盡管如此,仍有5萬人患病死亡,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患者往往不能及時接種而造成死亡,狂犬病的實際死亡數可能比上述數字還要高。狂犬病的臨床症狀大多出現在感染後的20-90天,其潛伏期短則幾天,長可達數十年以上,狂犬病一旦確診100%死亡。由於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暴露後只有立即實施免疫接種才能幸存。免疫接種是預防狂犬病發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狂犬疫苗接種對象、禁忌及注意事項

  1、接種對象:

  可分為兩種:一為咬傷後預防,二為無咬傷預防。

  (1)咬傷後(暴露後)預防。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如被動物(包括貌似健康動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皮膚或粘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接種本疫苗。

  (2)無咬傷(暴露前)預防。在疫區有咬傷的高度危險或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如疫區獸醫、動物飼養管理人員、畜牧人員、屠宰人員、狂犬病毒實驗人員、疫苗制造人員、狂犬病人的醫護人員、巖洞工作人員,以及與其他哺乳動物接觸頻繁人員及嚴重疫區兒童、郵遞員、去疫區旅游者,均應用狂犬病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2、禁忌症:

  (1)暴露後免疫:由於狂犬病的致死性,對疫苗接種無任何禁忌症。

  (2)暴露前免疫:對妊娠、急性發熱性疾病時,可推遲接種。

  3、使用方法及效果:

  (1)暴露後免疫:接種5次,分別於接觸狂犬病或疑有狂犬病的動物後的當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經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據感染的深度及危險程度,嚴重咬傷者在接種的當天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可立即產生保護性抗體。

  (2)暴露前免疫: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方案,接種3次(當天、第7天、第28天)。

狂犬疫苗接種對象、禁忌及注意事項

  4、接種反應及注意事項:

  注射局部可出現輕微反應,如發紅或輕度硬結,極少見發熱反應。有過敏反應者可進行相應的抗過敏治療。確實對鏈霉素、新霉素過敏者慎用,接種過程中應忌酒、可樂、咖啡、濃茶、刺激性食物,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可導致接種失敗,也應慎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早產兒忘了呼吸要及時刺激

在金豬寶寶的生育高潮中,趙小姐的遭遇並非個案。“早產是所有產婦都不願碰到的事,新生兒在肚子裡多呆一天比出來呆一周甚至一個月都要好。”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楊傑表示,“但

寶寶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寶寶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流口水在嬰兒出牙期較明顯,這個時期口腔是嬰兒獲得滿足的重要器官。唾液增多會減輕齒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現象,不是疾病,沒必要治療,只注意護理就可以了。流口水的狀況到寶寶年齡稍長、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