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看待加強針,哪些疫苗該打加強針呢?
白喉、破傷風疫苗10年後仍然有效
美國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6年間測定了45名志願者的630份血樣。“我們希望評估麻疹、腮腺炎、破傷風等疫苗的長期預防效果,尤其是那些需要定期注射加強針的疫苗。”研究人員稱。由於以往人們認為破傷風、白喉疫苗將在接種10年後失效,所以美國要求公民每10年注射一次破傷風的加強針。
然而,研究發現,破傷風、白喉疫苗的預防效果遠比想象中強。破傷風疫苗在接種10年後,抗體水平只下降了一半,仍然可以發揮作用;白喉疫苗的作用時間也可以持續19年。“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瑞典要求每30年注射一次破傷風加強針,但美國與瑞典的破傷風發病率卻沒有顯著區別。”研究人員稱,“這提醒我們,也許有些疫苗加強針是不必要注射的。畢竟,注射疫苗可能發生不良反應,會有安全性的風險。”
然而我們國家對於破傷風、白喉疫苗的接種卻與美國有所不同。“我們要求孩子接種完基礎疫苗後,在1歲半、6歲時還要注射兩次加強針,此後就不要求再加強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綜合業務室副主任醫師鄭景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這一方面跟國情有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梁曉峰表示,“另一方面,我們現在還缺少對於破傷風、白喉疫苗長期效果的完整評估。不過,我們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
滅活疫苗需要多次刺激
“疫苗加強針是免疫接種程序的一部分。”鄭景山表示。現在接種的很多疫苗都屬於滅活疫苗,也就是把滅活的病毒或者其成分注入體內,以激發抗體。它與減毒活疫苗(內含活病毒)相比,安全性更好,但效果稍弱。“因此在接種完基礎疫苗之後一段時間,抗體水平會下降。這時就需要注射加強針,來提高抗體水平。所謂的加強針,其實成分與基礎疫苗並沒有區別。”
常見的、需要打加強針的疫苗有百白破三聯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4歲加強)、乙腦疫苗、流腦疫苗等。而卡介苗則無需加強。
“在打加強針時,要注意各種禁忌症,如發燒、腹瀉、疾病的急性發作時,不能打加強針;如果以前曾對這種疫苗過敏,或曾引發癫痫等神經症狀時,則要特別注意。”
乙肝疫苗一般無需加強針
對乙肝的防治,一直是我國百姓關心的話題。因此乙肝疫苗該不該注射加強針也成了大眾心中的疑問。“一般來說,出生後按正規程序接種過乙肝疫苗的兒童,沒有必要打加強針。”鄭景山說。
“對於部分成人來講,即使因注射時間過長,抗體水平下降,其體內的免疫細胞也已經‘記住’了乙肝病毒;一旦病毒入侵,人體會自然產生抗體。再加上成人已經度過了乙肝的高感染風險期,所以再次接種乙肝疫苗的意義並不大。”梁曉峰說,“不過,為以防萬一,成人或與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觸密切的高危人群,可以化驗檢查一下抗體的濃度,如濃度低於10毫國際單位/毫升,可以按照‘0、1、6方案’再注射3針疫苗。”
![]() |
寶寶被動物咬傷的及時處理方法
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喜歡為寶寶養一些嚙齒類的小動物,但又很容易忽視這些特別的寵物身上的一些病毒。可能引起發熱、頭疼、淋巴腫脹、喉嚨發炎、疱疹等病症。 比如老鼠喜歡吃帶有奶味的嬰兒嫩肉,當熟睡的寶寶突然啼哭時,父 |
![]() |
大人也要做“聽話”父母
兒童的意識發育和語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想到了,但說不出來,或者是說出來的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距離。他們用得最多的表達方式是聽話或不聽話,順從或反抗,歡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