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大人也要做“聽話”父母

大人也要做“聽話”父母

    兒童的意識發育和語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想到了,但說不出來,或者是說出來的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距離。他們用得最多的表達方式是聽話或不聽話,順從或反抗,歡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簡單地認為前者好,後者不好,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讓孩子“聽話”。一定要從他們的各種表達中,聽出孩子的心聲。還要想辦法引導他們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大人也要做“聽話”父母     但這種“縱容”並不會把孩子慣成一個唯我獨尊的人,恰恰相反,孩子會非常善解人意,懂事又穩重。     父母應該真心地尊重她的各種想法。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教育中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做法,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錯誤。多年來人們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這仿佛是為了孩子好,但深人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間的不平等。並非父母們不願平等地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哲學家弗洛姆對權威主義倫理學充滿批判,認為它所主張的就是“服從是最大的善,不服從是最大的惡。在權威主義倫理學中,不可寬恕的罪行就是反抗。”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骨子裡就是個權威主義者。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為是,也就是偏執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較長的必須服從於他人意志的生活,個人的意願不斷受到壓抑。這是童年時代環境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生難以完全愈合。很多人把這種偏執施行於自己的後代身上,又在後代身上留下偏執痕跡。   大人也要做“聽話”父母     當然,做“聽話”的家長絕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不能突破道德底線。對於孩子那些沒有禮貌的發號施令,沒完沒了的交換條件,粗魯無禮的話語,一句也不能聽。否則就是縱容。“聽話”與縱容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聽話”的實質是如何理解兒童,如何平等對待兒童;縱容只是溺愛。“聽話”培養的是具有民主氣質的公民;縱容只能造出一個頤指氣使的小暴君。     當兒童活動的時候,不要教他怎樣地服從人;同時,在你給他做事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學會役使人。要讓他在他的行動和你的行動中,都同樣感到有他的自由。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對方,都要做“聽話”的人。而家長作為強勢者和主導方,是局面的開創者―想有個聽話的好孩子,做家長應有的智慈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個“聽話”的家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再一次”

    父母不願意總掃孩子的興,更不希望成為孩子眼中的“大惡人”。但是,我們得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有節制,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不能沒完沒了地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可是許多家長

孩子耳朵進水怎麼辦?保護寶寶耳朵用4方法

孩子耳朵進水怎麼辦?在洗臉或洗澡時,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耳朵進水的現象。在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幫孩子處理哦,如果耳朵進水不及時處理就會容易出現危險的後果。下面就來看看孩子耳朵進水怎麼辦吧。  孩子耳朵進水怎麼辦?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