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預防接種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有什麼禁忌嗎?
1、接種前,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但要注意避免受涼感冒,換上寬松柔軟的內衣。
每次預防接種前均應攜帶兒童預防接種證到指定接種點進行接種,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如您的孩子身體不適或患有急慢性疾病、嚴重營養不良,有發熱、腹瀉、過敏史,有免疫功能缺陷、近期使用過丙種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劑等情況,由接種人員提出建議,決定是否禁忌接種或暫緩接種。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並由接種人員在證上記錄、簽字或蓋章,避免發生錯種、漏種和重種。抵抗力正處於低潮,如果再進行預防接種就可能會加重寶寶已有的病情。
2、接種完畢,應在接種場所觀察15至30分鐘,無反應再離開接種門診。
孩子打過預防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能性也很低,而疫苗在預防和控動,對孩子要細心照料,多喝開水、多休息,注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一過性發熱,1至2天可自行緩解。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輕度硬結,可采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溫度適宜的干淨毛巾局敷,防止燙傷,每天3至5次,每次15至20分鐘。如發現高熱不退、全身皮疹或其他異常反應需及時到醫院診治,並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
3、口服脊灰糖丸前後半小時內不能進食熱食及哺乳。
接種卡介苗後3至4星期,接種處會出現紅腫,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疱,並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後潰破處結後自行脫落,留有一小成痂皮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家長不必驚慌。一般而言,疫苗注射的副作用是很微小的,出現並發症的可制疫苗相關性疾病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長千萬不可因為擔心副作用或並發症,而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是提高孩子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孩子出現下列情況時不宜接種:
1、體溫超過37.5℃的發熱孩子不宜進行預防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後再接種。
2、患牛皮癬、皮膚感染、嚴重皮炎、濕疹的孩子不宜接種,須待皮膚病痊愈後方可進行接種。
3、患有心髒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4、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5、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宜接種。
6、過敏體質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孩子不宜接種。
7、正在腹瀉的孩子,不宜服用小兒麻痺糖丸,必須待病好後兩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孩子,不宜接種。
![]() |
如何應對七個月寶寶拉肚子 當心五個誤區
目前有不少的父母在面對寶寶腹瀉時,卻是存在有一些錯誤的認識: 誤區1、腹瀉了馬上用止瀉藥。 表面效果顯著,卻不知道有時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腹瀉可以看做是人體為了抵御感染而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當細菌、病毒進 |
![]() |
4種運動“少兒不宜” 拔河街舞在列
生命在於運動,恰當的運動可以強健體格,預防疾病。在公園裡,我們時常能看到不少家長拉著孩子一起鍛煉,殊不知,兒童的體格發育尚未完善,身體許多條件與成人不盡相同,如各器官功能都較弱,骨骼的硬度、肌肉的力度比成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