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兒麻痺症疫苗?
小兒麻痺症疫苗是一種專門用於預防小兒麻痺的疫苗,又名脊髓灰質炎疫苗,目前有兩種疫苗可以使用。
據了解,一種是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種名為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是一種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小兒麻痺症疫苗只要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服苗,寶寶即可獲得良好的免疫性。3次服苗後,保護率可達90%以上。血清中3型抗體陽性率可達95%以上。
兒童接種小兒麻痺症疫苗之後,第一年抗體稍有下降,大約下降1/3,三年內抗體水平趨於穩定。根據一項5年的隨訪觀察,免疫後血清中和抗體滴度>1:10,5年後滴度>1:2者,Ⅰ型、Ⅱ型為98%,Ⅲ型為84%。還有一次隨訪4年研究,94%以上的兒童,Ⅰ、Ⅱ型中和抗體滴度在1:4以上,Ⅲ型為75%。在服苗後8年,仍有中和抗體可以檢測到。一般認為小兒麻痺症疫苗的有效保護期為3年。
兒童接受正規有效的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不僅能有效預防小兒麻痺症,同時其體內的抗體可阻止某些病毒在腸道生存。另外,不可忽視的是,腹瀉、冷鏈保存情況都可以影響疫苗效果。
小兒麻痺症疫苗的接種方式
目前國內對小兒麻痺有兩種疫苗,分別為口服和注射用的。其中口服的沙賓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為非活性疫苗。
據統計數據顯示,這兩種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不過還是各有優缺點,分別如下:
口服疫苗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可以經由糞便排出,使得接觸者也可以同樣受到疫苗的作用。國內基於這種擴大保護面的考慮,往往采用口服疫苗,不過它的缺點有可能引起小兒麻痺。而注射疫苗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是死菌疫苗,因此不會再引起麻痺症狀。這兩種疫苗接種的時間表,都是與DPT疫苗一起給予。以後如果小兒麻痺絕跡的話,很有可能會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痺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口服疫苗使用之前及之後半小時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使疫苗稀釋而影響疫苗效力。偶而會發生疫苗劑量過多或甚至不慎以注射給予的案例,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因而有特別副作用的情形,但仍應避免。如果給予疫苗之後吐了出來,可以再補一劑,不必擔心劑量過高的問題。
如果隔了半小時以上才有嘔吐現象,則不需再補一劑。有些國家采用注射的沙克疫苗,如果必要,這二種疫苗可以混合接種,不會有效力上的問題。口服疫苗接種以後的反應,就是約三百萬至九百萬人之中有一人在接種後28天以內發生麻痺現象。
根據一般的經驗顯示,如果到了十八歲以上,沒有得到過小兒麻痺,也未曾接種過疫苗,則口服疫苗引起脊髓灰白質炎的危險性高於自然感染而得病的機會,所以也不可以使用口服疫苗。在小孩子有腹瀉現象的時候,一方面疫苗可能很快地就被排出,另一方面腸內其它病原也可能會干擾到疫苗的的效力。所以這時候不建議給予口服疫苗,如果給的話,並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只是這次的疫苗必須視為無效。
![]() |
當寶貝誤服藥物時的急救措施
這些藥物引起的中毒大多是由於家長將藥物隨意放在桌櫃上、枕邊或寶貝容易拿到的抽屜裡造成的。 當寶貝誤服藥物時: 1、不要責罵寶貝 父母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打罵寶貝,否則寶貝只會哭鬧,不但說不清真實情況,還會 |
![]() |
小兒肝病的早期治療是什麼
1.飲食治療:豐富的營養、足夠的熱卡對疾病的恢復是必要的。補給內容應因病而異,如低蛋白血症時應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而對於嚴重腎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質則應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對於肝性腹水,應有足夠熱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