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疫苗才是寶寶必須的
寶寶健康,從接種疫苗開始
疫苗的基本設計原理就是將病原菌制備成對身體不具傷害的藥劑,但是仍保留病原菌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的能力。身體因接種而接觸到此不具傷害力的疫苗後,便會自動產生一些保護物質(例如免疫激素、抗體等)。
通俗的說,疫苗就是使用已經去除傷害力病原菌激活了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我們今後能夠自動分泌阻止這種病原菌傷害的保護物質。
兒童有哪些種疫苗必須打?
首先,為寶寶接種所有國家計劃免疫的疫苗,也就是五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其次,是計劃外疫苗。目前國內部分地區已將麻風腮三聯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等列入免疫規劃中,因此為了讓寶寶能夠遠離疾病的威脅,有條件的家長應盡量給寶寶接種包括免疫規劃內以及規劃外的所有疫苗,給寶寶的健康多加一重保障。
卡介苗:
預防疾病:結核病
接種時間:出生在24小時以後,就可以接種卡介苗,最遲應該在1周歲前完成接種。
乙肝疫苗:
預防疾病:乙肝
接種時間:出生後24時內,應盡快給予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1個月後,再打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稱為0、1、6方案。
百白破疫苗:
預防疾病:百白破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傷風)三種疾病的簡稱。
接種時間:初次免疫應在寶寶出生後3月、4月、5月齡時接種,每次接種應間隔4周,共3針,加強免疫應在出生後18-24個月齡時加強1針。
寶寶接種疫苗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接種前:
1)護理好孩子保證身體沒有不適,了解接種疫苗的名稱
2)接種前一天給孩子洗澡,換上干淨柔軟的衣服
2、到達接種地點:
1)閱讀知情同意書並簽字
2)如時告知醫生孩子的身體狀況,不要隱瞞事實
3)注射疫苗一定要配合護士,注意扶抱姿勢
3、接種後
1)接種疫苗後應在接種地點留觀30分鐘。
2)24小時之內不宜給寶寶洗澡。
3)保持接種局部皮膚的清潔衛生。
4)盡可能讓寶寶多飲水。
5)讓寶寶多休息,不作劇烈的活動。
6)盡可能多的為寶寶提供清淡的飲食。
7)若是口服的減毒活疫苗至少應在服苗的前後半小時之內不吃熱的東西如:熱奶、熱水、熱食,也不宜喂母乳。
8)密切觀察寶寶,是否有發燒、精神不好、出皮疹等情況,並及時通知醫生。
家長如何選擇安全的疫苗
雖然出了疫苗事件,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給寶寶接種疫苗了,正規渠道的疫苗可以對寶寶起到重要的疾病防范作用。
嬰兒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善,身體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好因素的影響而患病,因此按時接種疫苗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是我們必須接種的疫苗。
我國目前實行的計劃免疫包括寶寶出生後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較為有效地阻斷母嬰傳播,也就是說母親若患有乙肝,通過接種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寶寶被傳染。後者預防結核。
隨後還將陸續給寶寶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可以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的白百破疫苗;麻疹、乙腦、流腦疫苗;麻風腮疫苗等。
另外還有一些如水痘、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
父母可以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選擇接種。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跟外界接觸較少,生活環境相對潔淨,上幼兒園後,跟外界就有了密切接觸,因此被傳染上一些疾病的機會也就隨之增加,所以建議父母最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給寶寶接種預防水痘、甲肝等疾病的疫苗。
提示:
接種疫苗不可盲目求全,而應根據孩子自身條件來進行,例如孩子如果得過水痘,身體裡就會產生抗體,一般就不會再患水痘了,當然也沒必要再接種水痘疫苗了。
![]() |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
百白破疫苗接種的一般反應,主要來自百日咳所含的菌體成分。接種未吸附疫苗12—24小時,局部可有紅腫、疼痛、發癢,個別人注射後注射側腋下淋巴結腫大;接種含有吸附劑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結或無菌性膿腫 |
![]() |
巧妙應對人來瘋的孩子
內因:孩子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 在2~7歲這個年齡段,孩子雖然已有初步的主客體區分能力,但是自我的認定還是主要來自客體,特別是成人的評價和肯定。孩子的思維還保持了幼兒自我中心的特點。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