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預防接種新手爸媽要做好3件事

預防接種新手爸媽要做好3件事

  現實生活中,常常有漏打、遲打疫苗現象。有些家長,不重視預防接種,甚至還說,自己小時候也沒有打過疫苗,不也沒有事嘛。此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誤解,家長認為有些傳染性疾病已經絕跡,因此,沒有必要讓孩子接種有關疫苗。

  其實這些想法是不對的。首先國家規定的疫苗,都是針對傳染性強,易對孩子健康產生重大危害的疾病,疫苗接種不容忽視。

  其次,人體接種疫苗後,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免疫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內的抗體會逐漸下降,疫苗種類不同,抗體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進行多次接種,劑次之間有一定的日期間隔要求。長時間延遲、漏種或者提前接種可能會降低接種效果或增加不良反應。

  溝通:分清類別為寶寶做正確決定

  據了解,目前我國疫苗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疫苗是指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減毒活疫苗等。二類疫苗是指公民自費並自願接種的疫苗。不過這兩種分類只是行政分類,而不是醫學分類,一類疫苗由於為國家免費提供,因此其范圍受到國家經濟能力和疫苗供應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隨著條件的成熟,許多曾經的二類疫苗也逐步納入了國家免疫規劃范圍。如甲肝疫苗、麻風腮疫苗,在2007年以前都曾經是二類疫苗,伴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現在也都是一類疫苗了。

預防接種新手爸媽要做好3件事

  很多新手家長也提出,在疫苗接種時有替代疫苗可以選擇,並多為進口疫苗,那麼是不是進口疫苗就比國產疫苗好呢?其實不論哪種疫苗,只要在我國正式注冊,獲得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價格上的差異在於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產生抗體數量的多少,防疫時間的長短,副反應的大小等方面的區別。

  總之,家長要明確,一類疫苗必須接種,至於二類疫苗或者替代疫苗,則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家庭經濟條件、孩子的生活環境等綜合考慮,適當選擇,可以請專業醫務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觀察:細心觀察防止不良反應

  專家介紹,疫苗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異體或大分子物質,在注射進人體後,通過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時,也可能會發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應以外的其他不利於機體的反應,稱之為“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因此為了保證安全,各種預防接種必須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如果孩子身體不適,就暫時不要接種。

  接種疫苗前,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如果出現哭泣、睡眠不安等情況,要引起重視。如果家長無法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預防接種,可以由醫務人員進行確認。

  接種完疫苗,必須讓孩子在接種場所休息30分鐘,觀察是否有過敏等異常反應,不可擅自提前離開。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但很容易被家長忽略。

  回家後,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發燒。流行病學專家賀雄教授提醒各位家長,一般打預防針後發熱很少超過38.5℃,而且往往都是一過性的。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預;若超過38.5℃,可以給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熱藥一次,即可退熱。若體溫再次上升或者持續高熱不退,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發熱,此時家長應特別警惕,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科學喂養,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嬰兒喂養,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吃”和“玩”。許多父母在不停的研究“吃”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與“吃”同樣重要的&ldqu

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七大因素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有超人的智力,但是聰明的腦袋不是說想有就能成的。爸媽快來看下影響寶寶智力的因素吧,有效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力。  影響嬰兒智力發育的因素  影響因素一:遺傳  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