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兒童不適宜接種
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和處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的孩子不宜接種。因為孩子已與傳染病患兒有了接觸,雖然尚未發病,但有可能得病,此時打了預防針,就會與某種傳染病碰在一起,等於是同時得了兩種病。在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孩子的身體裡還在產生該種傳染病的抗體,如果再打預防針就會干擾抗體的產生,使抗體的量減少。
有慢性心髒病、腎髒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預防針。有這些慢性病的孩子體內的蛋白質常常減少,而形成抗體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預防針後形成的抗體就少,所起到的預防作用就差,同時還會給原來的病帶來不良影響。
腦發育不全或有驚厥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可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反應,因此不宜接種。
經常患荨麻疹、喘息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預防針,否則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嚴重營養不良與佝偻病兒不宜接種。
腹瀉嬰幼兒,一日大便超過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兒麻痺糖丸。待腹瀉恢復後可補服。
接種百白破混合制劑後出現嚴重的接種後反應,發熱虛脫、休克、抽搐、體溫超過40.5℃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後,下次則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二聯制劑)。
最近注射過多價的免疫球蛋白者(如γ球蛋白),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一般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二、預防接種反應怎麼辦
接種疫苗後發生的異常反應要及時報告所在地段或鄉衛生院保健科和區、縣衛生防疫站,並及時、妥善處理,處理方法如下。
一般反應:一般的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不需任何處理,經適當休息就可恢復。局部反應較重時,可用清潔毛巾熱敷,每天數次,每次10~15分鐘。全身反應可對症治療,發燒、頭痛時服一些解熱鎮痛藥,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防止合並症及繼發感染。
局部化膿:首先要區別是感染性化膿還是無菌性化膿。感染性化膿以抗感染為主,必要時切開引流;而無菌性化膿不應切開,切開後傷口可能長期不愈合。較輕的無菌性化膿經過熱敷後可自行吸收,較重的可用無菌注射器抽膿,如膿腫破潰或有空腔,就需要切開排膿,必要時擴創,剔除壞死組織,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
暈針:應立即平臥,頭部放低些,注意保暖,喝些溫開水或糖水,針刺人中、合谷、少商等穴位,一般短時即可恢復;嚴重的可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
急性精神性反應如癔病性發作等可用針灸、暗示療法,嚴重的給些鎮靜劑。
變態反應:如過敏性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可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等。血管神經性水腫除服抗過敏藥物外,可用濕毛巾熱敷。過敏性紫癜為出血性皮疹,除應用抗過敏藥物外,適當用止血藥物,必要時使用激素。對於過敏性休克要使病人平臥,立即注射1:1000腎上腺素,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血壓下降應給升壓藥,呼吸困難應吸入氧氣,總之要注意及時處理,及時治療搶救。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家庭小兒急救處理八戒
一旦家中發生危重病人,如果家人能在醫生到來之前進行急救,則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全和預後。因此,家庭急救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戒驚惶失措:遇事慌張,於事無補。如慌慌張張用手去拉觸電者,只能連自己也觸 |
![]() |
人工喂養:2招教你鑒定奶粉原產地
奶粉條形碼亂象--廣東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沒加貼合格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都不合格 正規進口奶粉必須加貼合格中文標簽並含多種信息。 奶粉姓“洋”還是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