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中醫治療小兒腦癱的四部曲

中醫治療小兒腦癱的四部曲

  1、推拿療法

  常用推拿的手法包括推法、揉法、拿法、摩法、擊法、滾法、拔法。對於小兒的推拿治療,一般都使用手指的前端實施,特別是拇指,力量要均勻且適度,避免造成患兒的損傷。

  基本治法:①患兒俯臥於治療床上,醫者站其身旁,先用中指揉法在雙側腦空、風池、天柱和大椎穴上進行治療,每穴1min:接著用按揉法在頸椎兩側做緩緩的按揉動作,由上向下,往返3~5次;然後用一手拇指和示指、中指推拿風池,約0.5min;推拿肩井20次;施掌根揉法於患兒腰背部,上下往返,約3min;用一指禅推法推雙側腰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上的腧穴,自上向下,往返2遍,重點推心俞、肺俞、膈俞、腎俞;然後直擦督脈及背部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以溫熱為度。②患兒仰臥於治療床上,醫者坐其身旁,先用中指指端按揉腹中、中脘,每穴Imin;接著用按摩法在患兒臍部進行操作1~2min;然後用一指禅推法於氣海、關元穴,每穴2rnin;隨後摩腹5min;最後用拇指指端按揉雙側足三裡,每側1min。

  隨證加減:①上肢癱瘓者,可加攘肩關節及上肢兩側,並配合患肢外展和肘關節曲伸的被動活動3-4min;按揉肩外俞、天宗、肩貞、極泉、曲池、手三裡、內關、外興、合谷穴,每穴0.5~1min;推拿上肢自肩至腕部,往返3~5遍;搖肩、肘、腕關節,5~7次;搓上肢自肩部至腕部,往返2~3次;抖上肢3次。②下肢癱瘓者,可加攘臀部及下肢後側,並配合下肢後伸的被動活動;攘腹股溝處及下肢前側,配合髋關節前屈的被動活動;攘臀及下肢外側部,按揉環跳、髀關、承扶、殷門、風市、伏兔、委中、承山、陽陵泉、解溪、昆侖穴,每穴0.5-1min;搖髋關節、活動膝關節、搖距小腿關節、曲伸距小腿關節,3~5次;搓下肢從大腿上部至踝部,往返2~3次;抖下肢3次。

中醫治療小兒腦癱的四部曲

  2、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根據施針的部位不同,分為體針、耳針和頭針。耳針療法是在耳廓上施針,刺激耳穴,可起到調節髒腑功能的作用,可改善腦癱患者的髒器功能,增加食欲。針對腦癱症狀的治療主要應用體針和頭針。

  體針療法是以毫針刺入腦癱患者身體上相應的穴道,可以起到寧心安神、通經活絡、開竅醒腦的功效。肢體癱瘓者針灸穴位可取上肢的曲池、外關、合谷;下肢的環跳、昆侖、委中、承山、血海、太沖、湧泉、陽陵泉等穴,因腦癱患者下肢癱瘓常較明顯,選取穴位時應側重於下肢的穴位。伴有智力障礙的患者可選取大椎、風池、啞門、百會等穴位。

  頭針療法對於腦癱的治療有獨特的作用,通過針刺頭部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平衡區等區域的穴位,可以影響全身主要的經絡,幫助腦癱患者改善運動、感覺、智力、語言等功能。

  3、針刺療法

  治療原則:上午為陽,補益腦髓,振奮陽氣,起到升陽的作用;下午為陰,腎為陰中之陰髒,以補腎陰。調陰陽,益腦髓。30次為1療程,2療程間休10天;2個療程後如有好轉可繼續治療。

  頭穴:上午治療。患兒囪門未閉合者選四神聰穴,以45°角快速進針,刺入帽狀腱膜下,並給予多用治療儀接電針,選連續波,強度以患兒能接受為度,刺激30分鐘,凡針四神聰穴者不接電針。

  體穴:下午治療。先針刺腎俞、太溪穴,後針上肢曲池、外關、合谷,下肢足三裡、三陰交、太沖,均為雙側不留針。操作:快速進針,行提插捻轉補法,達到徐而疾則實為補的手法。

中醫治療小兒腦癱的四部曲

  4、按摩療法

  捏法用於脊背部施術,稱捏脊法;用於捏擠穴位或一定部位時,稱擠捏法。此兩法均為臨床上治療小兒腦癱的最常用手法。

  捏脊法:操作者以雙手拇指與食指作捏物狀手形,自患兒腰骶開始。把皮膚捏起後,雙手拇指交替向前提捻,每向前提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穴位處,隨後再以食、中、無名指端沿著脊柱兩側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後梳抹一遍。此法操作時,所提皮膚多少,用力大小均應適當,而且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擠捏法:操作者以雙手拇指與食、中、無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圍向穴中央用力擠捏。擠捏直至局部皮膚紅潤和充血為止,為3~5遍,有時可用三稜針刺後再行擠捏。此法主要施術於大椎、新建、天突、太陽、眉心等穴,有清涼止血,消炎止痛作用。可用於強直型腦性癱瘓。

  溫馨提示:早期治療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腦損傷程度,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因此,當孩子被診斷為腦癱之後,應立即進行專業治療,避免疾病發展對患兒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有前途的孩子必有的六大特質

特質1:有禮貌  禮貌是人際關系的橋梁,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只要有禮貌,一切都好辦!而有禮貌的習慣更常見於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會問早道好、見到親友能主動打招呼,或是將“請&

輪狀病毒疫苗副作用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