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小兒造血與血象特點

小兒造血與血象特點

  造血器官起源於中胚葉,小兒在胚胎期及出生後的不同發育階段,造血的主要器官並不相同。

  一、小兒造血特點

  (一)胎兒期造血血細胞的生成始自卵黃囊的血島,然後出現肝、脾等器管髓外造血最後轉移至骨髓造血。胎兒期造血可分為三個階段:

  1.中胚葉造血期自胚胎第3~4周就在卵黃囊上形成許多血島,這些血島的細胞,分成內外兩部份,邊緣的細胞形成血管網的原始內皮細胞,中間的細胞從血管游離至管腔,變成原始細胞,染色呈強嗜硷性,不含血紅蛋白,分化後開始出現血紅蛋而成為原始紅細胞,此種細胞體積較大,核染色質粗糙,與巨幼細胞相似。

  從胚胎8周後,血島開始退化。巨幼紅細胞樣的血細胞逐漸減少,至胚胎12-15周消失。

  2.肝、脾造血期:脾造血期,以肝髒造血為主。約自胚胎第8周開始,在肝髒的窦狀隙出現造血細胞。肝髒制造的紅細胞與卵黃囊制造的原紅細胞不同,它的胞體較小,,胞核的結構與骨髓的原紅細胞近似,稱為定型的原紅細胞,它可分化成無核的紅細胞,經血窦壁進入血流。胚胎2-6月,肝髒造血最為活躍,此時可見少量的血小板和粒細胞,於胎兒3個月左右脾髒可生成紅細胞、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同時出現破壞血細胞的功能,至胎兒5個月時脾髒造紅細胞和粒細胞的活動減少,並逐漸消失,而造淋巴細胞的功能可維持終身。

小兒造血與血象特點

  約自胎兒4個月開始淋巴結和胸腺也參與適淋巴細胞。

  3.骨髓造血期:自胎兒4個月開始,骨髓出現造血活動,最初,骨髓制造的血細胞很少,而且主要造粒細胞。不久,骨髓迅速地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至胎兒30周,骨髓中粒細胞、紅細胞、巨核細胞等系統增生都很活躍。初生時所有的骨髓都充滿造血組織。

  胎兒期造血的三個階段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互相交錯的。

  (二)生後造血

  1骨髓造血

  新生兒及5歲以內的小兒生後造血主要限於骨髓,這個時期全身骨髓腔充滿了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5歲以後隨著生長發育減慢,長骨干中的紅髓開始脂肪化並逐漸形成黃髓,而紅髓相應減少,至18-20歲的紅髓僅分布於扁骨,短骨及長骨的近心端。

  2、骨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況下,髓外造血甚少,僅限於脾、淋巴結生成淋巴及單核細胞,生後頭幾年,尤其是嬰幼兒期全身骨髓布滿了紅髓,加之造血功能尚未完善,代償功能薄弱,故每當遇到感染或其它造血需要增加時,又呈現胎兒期的造血狀態,這時出現肝、脾及淋巴結腫大,以及末梢血象出現有核紅細胞和較幼稚的中性粒細胞,當病因消除、貧血糾正後骨髓外造血亦隨停止。

  二、血象特點

  小兒血象、骨髓象各有明顯的年齡特點,學習小兒血液病,必須熟悉各年齡階段的正常血象。

  (一)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含量

  胎兒期由於氧能量相對較低,加上來自母體及胎盤的生血剌激,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較高,出生時紅細胞計數可達5~7×1012/L(500—700/mm3)血紅蛋白可高達150~220g/L(15-22g/dl)。生後6-12小時因睡眠多,吃的少和不顯性失水,故兩者的計算可略高於出生時。隨著呼吸的建立,血液動力學的改變,血氧飽和量迅速增加,加上胎兒紅細胞壽命短等因素,過多的紅細胞自行破壞溶解(生理性溶血),同時血容量增加,故生後10天左右,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量可減少約20%,以後下降緩慢。小兒生長發育快,血容量不斷增加,但紅細胞生成素生成不足,骨髓造血功能暫時處於低下狀態,至生後2-3月,紅細胞數可降低至3×1012/L(300萬/mm3)血紅蛋白可降至110g/L(11g/dl)此時稱為生理性貧血,這是一種小兒自限性貧血,無明顯臨床症狀,一般不影生長發育,也無需治療,但這個階段要注意護理,加強營養,積極處理感染及營養性疾病,以防發展成病理性貧血。

  (二)白細胞計數及分類:

  初生時由於產程的剌激及體內外環境的突然變化,白細胞計數為15~20×109/L(1.5-2萬/mm3),生後6-12小時由於血液濃縮,計數可增高到21~28×109/L(21-28萬/mm3),一周歲平均12×109/L(1.2萬/mm3),嬰兒時期10×109/L(1萬/mm3)左右,8歲時接近成人水平。白細胞分類計數,不同年齡差別很大,主要為粒細胞同淋巴細胞比例變化,初生時中性粒細胞占60-65%;淋巴細胞占30-35%,生後4-6天兩者比例相等,出現第一次交叉,以後在整個嬰兒期,學齡前期,中性粒細胞漸增加,4-6歲時,兩者比例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7歲後兩者的比例與成人相似。

  (三)血小板計數

  較穩定,與成人相似為150~250×109/L(15-25萬/mm3)。

  (四)血容量

  小兒血容量相對比成人高,新生兒約占體重的10%,平均為300毫升,兒童占體重的10-8%,成人占體重的8-6%.

  (五)血紅蛋白的種類

  從胚胎到成人血紅蛋白的種類也在發生演變.構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是由兩對多肽鏈組成的,即α多肽鏈(114個氨基酸組成)及非多肽鏈(自146個氨基酸組成),分別命名為β、δ、γ及ξ鏈).胚胎早期,即胚胎8周內主要合成三種胚胎型血紅蛋白旦白,分別為HbGowerI(ξ2ξ2),HbGowerII(α2ξ2)及HbPortland(ξ2γ2)。至胚胎17周這3種血紅蛋白漸漸消失,並為大量胎兒血紅蛋白HbF(α2γ2)和2種少量的成人型血紅蛋白即HbA(α2β2),HbA2(α2δ2)取代.胎兒6個月時HbF約占90%,HbAHK5-10%,以後HbA合成增加,HbF合成減少.出生時HbF約占70%,HbA約占30%,HbA<1%,生後HbF迅速為HbA代替,1歲時HbF不超過5%.若2歲以後HbF超過2%、HbA2超過6%就有臨床意義.了解人類血紅蛋白的演變過程,對某些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有一定的意義,如β型地中海貧血,HbF升高是診斷的主要依據。有關珠蛋白合成的演變見圖6-3。

  (六)骨髓象

  骨髓造血組織在胎兒30周時增生至高潮,此後一直維持至初生。初生時骨髓有核細胞計數約1.3×1012/L(130萬/mm3),生後9天降至0.35×102/L(35萬/mm3),3個月後維持在0.2×1012/L(20萬/mm3)左右。未成熟兒骨髓細胞總數一般較足月兒高,但分類計數無明顯區別。生後第1天,骨髓有核紅細胞較多,約占30-65萬,生後7天下降至12-40%,2周時下降至8-30%(平均約10%),3-4周後逐漸達正常小兒水平(20-40%)。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當孩子學完就忘

茜茜吃完飯,拖著沉重的大書包去自己的房間,一邊走一邊唠叨著:“我去做數學,希望我可以把老師上課講的東西想起來。”茜茜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茜茜總是這樣:上課時什麼都聽懂了,回家做作業的時候

如何去幫助孩子度過“戀父戀母”期

人在幼年時期,尤其是在3~6歲時期,小男孩盼望自己成為媽媽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小一點的男孩整日與媽媽形影不離,糾纏左右,媽媽坐著,要媽媽抱,媽媽躺著,還會爬到媽媽身上撒嬌,晚上睡覺也要媽媽摟著。小女孩對爸爸也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