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調查顯示:盡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幅度提高,但學齡前兒童的營養不良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有少數地方還有增加趨勢。營養專家指出,營養不良不僅包括顯而易見的食物缺乏,如蛋白質、熱量攝入的不足等,還包括人們輕易看不見的而又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鐵、鋅、鈣等。由於膳食結構不夠合理,我國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的狀況顯得日益突出。
頭發檢測作用不大
目前許多醫院的微量元素檢測手段都是進行頭發檢測,但是由於頭發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受頭發清潔程度、發質、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很好地反映兒童微量元素狀況。所以,一般不提倡給孩子做頭發檢測。
血液檢測比較可信
與頭發檢測比較而言,血液檢測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通過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可以檢測出其中的銅、鋅、鈣等微量元素的准確含量。不過,有關專家也指出了其致命缺陷: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微量元素正常值范圍。因此,通常的血液檢查結果,也只能作為參考。
孩子缺啥關鍵看症狀
判斷兒童是否患有微量營養元素缺乏症的關鍵,主要看孩子的症狀。一般而言,兒童如果出現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反復感冒、口腔潰瘍、貧血等症狀時,都可能與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專家提醒不能濫補
面對鋪天蓋地的營養品廣告,家長們往往會手足無措。形形色色的補鈣、補鋅營養品對孩子的健康到底有沒有用?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比如兒童因盲目補鐵造成體內含鐵量過多,會使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代謝在體內失衡,從而降低機體免疫力,並可能使血清中鐵離子濃度增高,有導致小兒心肌受損的危險。因此,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營養不良,應及時上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想要孩子健康成長,最好培養孩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 |
【支招】如何讓“打”孩子發揮更好的效用?
1、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沖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 |
![]() |
接種肺炎疫苗有哪些作用
肺炎疫苗主要預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已經從2價發展為現在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目前我國肺炎疫苗接種人群還比較少,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對肺炎疫苗了解得不夠;二是很多人覺得每支200多元的肺炎疫苗太貴了。但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