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生活接觸,如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住同一宿捨、同一餐廳用餐、共用廁所、擁抱、握手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HBV。經蚊蟲叮咬傳播乙肝未被證實。
乙肝病毒感染遍布世界,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約4億人,每年有50~120萬人死於慢性HBV感染及其導致的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的傳染源主要是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和乙型肝炎患者,這些人的體內有較多的病毒,他們通過體液(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接觸將病毒傳染給他人。乙型肝炎患者和攜帶者的傳染性高低,主要取決於血液中HBVDNA水平,而與血清ALT、AST或膽紅素水平無關。一般來說,以HBsAg、HBeAg、HBcAb陽性,即俗稱“大三陽”的患者傳染性較強。
乙肝主要通過血和血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黏膜以及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是重要的傳播方式。這種傳播方式包括宮內傳播、圍產期傳播和以後的生活接觸傳播。其中,圍產期傳播是主要方式,多為在分娩時接觸HBV陽性母親的血液或體液所致。宮內感染目前認為可能和胎盤滲漏有關。此外,嬰兒出生後,與HBV陽性的母親密切接觸,由於嬰兒的皮膚黏膜尚未發育完全,母親的體液或血液可能通過皮膚黏膜,將病毒傳遞給嬰兒。
經皮膚黏膜傳播主要發生於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尤其是牙科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以及靜脈注射毒品等。此外,修足、紋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剔須刀和牙刷等,也可感染乙肝。
性接觸傳播是另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與HBV陽性者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感染HBV的危險性明顯升高。另外,同行性行為更易傳染HBV。性接觸時,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的乙肝病毒通過破損的黏膜到達對方體內。
過去,血液和血液制品曾經是主要的傳播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獻血者嚴格的HBsAg篩查及對血液制品管理的加強,經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很少發生。
日常的生活接觸,如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住同一宿捨、同一餐廳用餐、共用廁所、擁抱、握手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HBV。經蚊蟲叮咬傳播乙肝未被證實。
感染乙肝後,是否發展為慢性感染,感染時的年齡是主要因素。在圍產期感染,大約有90%發展成為慢性感染,嬰幼兒時期感染約25%~30%發展為慢性。而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只有5%~10%發展為慢性感染。
除了接種乙肝疫苗外,切斷傳播途徑是另一個重要的預防手段。大力推廣安全注射(包括針刺的針具),對牙科器械、內鏡等醫療器具應嚴格消毒。醫務人員應按照醫院感染管理中標准預防的原則,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時,均應戴手套,嚴格防止醫源性傳播。服務行業中的理發、刮臉、修腳、穿刺和紋身等用具也應嚴格消毒。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剃須刀和牙具等用品。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若性伴侶為HBsAg陽性者,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對有多個性伴侶者應定期檢查,加強管理,性交時應用安全套。對HBsAg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並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盡量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 |
小兒腹瀉僅僅是拉肚子嗎
我們知道,腹瀉讓患者非常痛苦,同時對身體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雖然小兒腹瀉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但是一些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家長朋友們在發現孩子出現這種症狀,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 |
![]() |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
熱液燙傷 熱湯、熱水瓶、暖水袋以及洗澡水,寶寶稍不小心,或者爸爸媽媽稍不留神,這些高溫的液體就可能使寶寶燙傷,面對這些情況,爸爸媽媽究竟該怎樣處理呢? 處理辦法 ●除去衣物 寶寶穿著衣服被熱水燙到時,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