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多種散劑合用治小兒手足口病

多種散劑合用治小兒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西醫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中醫院的醫生們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調脾助運、養陰生津為治法,將長期行之有效的經驗散劑加以比較、補充,最終篩選出三散聯合應用。經臨床2000余例患兒應用,達到了症狀迅速減輕、病程明顯縮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療效。

  小兒手足口病是上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一種發疹性傳染病,年齡一般在5歲以下,尤以嬰幼兒多見,夏秋季節易於大范圍流行。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手、足、口腔黏膜出現疱疹或潰瘍。中醫院兒科現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兒科疾病診療中心。該科主任中醫師認為,盡管小兒手足口病歷代中醫典籍未曾記載,但根據辨證應將其列為溫病的范疇,病機是風熱病毒蘊於肺、心、脾、胃,蒸騰氣營所致,病邪在衛氣營之間。故治療應以消熱解毒、運脾養陰為總則。

多種散劑合用治小兒手足口病

  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醫生等人自擬了羚涼通散和平脾羚散,兩大散劑類型又各含有三個不同藥物組成的散劑。在風邪犯肺、心脾蘊熱型的急性期,證見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潰瘍,色紅,發熱,口渴,便干溲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治法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為主。采用羚涼通散,主要成分為雙花、連翹、豆豉、大黃、石膏、防風、荊芥、黃芩等。在脾胃失運、陰虛火熱型的恢復期,證見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熱漸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紅少津,脈細數。治法以調脾助運、養陰生津為原則。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為陳皮、厚樸、神曲、羚羊角、蘆根、麥冬、蒼術、砂仁等。兩期均以三種散劑互相配伍,共奏清熱解毒、利濕之功,使熱去疹自退,脾運正常,虛火自滅,養陰津自生。

  自1997年以來,該院應用上述散劑共治療觀察大量小兒手足口病患者,療程平均縮短至4天。而西藥對照組,療程達6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細節辨別小兒肺炎與感冒

小兒肺炎有時與小兒感冒的症狀相似,容易混淆。但是肺炎進展快,病情重,如果把肺炎誤診為感冒,會贻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細節來鑒別小兒肺炎和感冒:  發熱情況兒童罹患肺炎時大多有發熱症狀,體溫多在

寶寶禁忌食用生長周期短的動物

寶寶的身體很脆弱,初期在身體內合成不了抗體,所以通過外界補充營養物質很重要,很多人都認為鲫魚湯營養,每天都弄給孩子吃,但飼料喂養的鲫魚的生長周期短,越大的鲫魚體內所含激素越多。如果要吃魚,盡量選擇非人工飼養的魚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