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小兒的常見病,特別是在早晚溫差較大,孩子抵抗力又不足的情況下,容易患有感冒。家長在治療小兒感冒時要注意哪些禁忌?
1、因為怕冷總呆在屋裡
夏天免不了得感冒或流感,原因倒不一定是熱感。研究顯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吸入病毒,可能更會使呼吸道問題惡化。相反,在室外太陽下跑來跑去的孩子,反倒不會染上病毒。
正確做法:
開開窗戶,新鮮流通的空氣自然會趕走病毒。此外,冷氣別開太強,以免黏膜變干,削弱眼口鼻黏膜,這條抵抗病毒的第一防線。
2、傷風、發燒時挨點餓。
生病時應該對自己好一點。營養充足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增強免疫力。通常發燒或咳嗽、打噴嚏會流失很多水分,因此要多喝水。如果挨餓,可能會脫水。
正確做法:
正常飲食,多喝水,多攝入當季的新鮮水果,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如β-胡蘿卜素、維生素C與E)的抗感冒食物。
3、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遮口。
布瑞爾教授指出,人咳嗽或打噴嚏時,雖然大多數飛沫很快會掉落地上干掉,但的確也有部分會噴射出去。用手遮掩比較有禮貌,但會讓病毒留在手上,並傳到所有觸過的東西上。而且,還會把病毒弄到手上,病毒存活時間更長。
正確做法: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面紙遮住口鼻,之後一定要將面紙丟棄。若以手遮口,應立即洗手。揉眼睛要用指節,指節不像指尖那麼容易觸碰到別人的病菌。
4、急著找醫生開抗生素。
過度使用抗生素會讓細菌產生抗藥性。而且,即使抗生素能緩解感冒症狀,也會殺死好的細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感冒一周後還有黃稠狀的鼻涕,也未必須要吃藥,那可能只是身體在排洩死亡細胞。
正確做法:
有症狀時最好還是多休息,有必要時再服鼻塞藥、退燒止痛藥。如果一周後還不好,可以看醫生,但一定要遵醫囑吃抗生素。
![]() |
濫用消毒劑抗生素破壞兒童免疫力
過敏性疾病發病率為20%-40% “過敏性疾病從嬰兒到老年人的各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發病率極高,約為20%-40%,當前我國約有3億—6億過敏性疾病患者。”曾華松介紹,發達 |
![]() |
寶寶飲食的那些傳言,你全信了吧?!
那些年有關寶寶飲食的傳言: 傳言一:寶寶輔食不能加鹽真相:對 寶寶對食鹽的敏感度要高於成人,當食物中食鹽含量為0.25%時,成人可能感覺不到鹹,而嬰幼兒卻完全可以感知到。這是因為對食鹽的敏感度是隨著年齡的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