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消化科治療 >> 醫生解讀“要想小兒安 三分饑與寒”

醫生解讀“要想小兒安 三分饑與寒”

  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要想小兒安,須待三分饑與寒。”這在中醫保健上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呢?

  一、飲食需要三分饑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病例:一個小女孩,4個多月,體重接近22斤,超該年齡段標准體重近10斤,卻經常性嘔吐、便秘和腹瀉,到當地醫院檢查各消化器官正常,只是血脂和膽固醇高,生長激素分泌較遲鈍。最後,醫生說小孩脾胃功能差是先天性的,只能用中藥慢慢調理。可是孩子吃了近一個月的藥,卻沒有見到任何的效果,體重仍舊在快速增長,而嘔吐、便秘、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也沒有得到任何緩解。

  按照常理來說,孩子長得胖,脾胃功能應該很好才對,可是為什麼會患上一些消化系統疾病呢?後來經過我詳細的了解,最後總算是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小女孩之所以會出現嘔吐、便秘和腹瀉等症狀,並非脾胃功能差的關系,而是與她每餐吃得過飽有關。小女孩到目前為止,一直吃的是母乳,因為沒有經驗,為了不讓孩子餓著,媽媽每次給孩子喂奶時總會喂上1個多小時,“吃飽總比餓肚子好”,她父母是這樣認為的。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如果每餐讓孩子吃的太飽,難免會讓孩子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

(小孩每餐別吃過飽)

  1)嘔吐

  嬰幼兒的胃不像成人那樣呈垂直位,而是處於橫位或半橫位,平時正常喂養之後,為了避免寶寶嘔吐,也需要把寶寶豎抱著拍拍背,使胃內空氣排出來。如果寶寶吃得太飽,胃內食物過多,空氣難以排出,所以很容易出現嘔吐的症狀。

  2)便秘和腹瀉

  吃得太飽容易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荷,無論是胃腸道的蠕動還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滿足過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容易出現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問題。

  3)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吃得過飽會刺激胃腸道血運加強,從而增加心髒的負擔。

  4)身材矮小

  人在饑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因此,每次給寶寶喂奶不要太飽,否則會阻止生長激素分泌,讓孩子長不高。

  5)影響智力發育

  寶寶吃得過飽,會造成腦缺血,因為此時胃腸裡血液供給增多,而腦部相對處於缺血狀態,腦部需要的養料和氧氣供給相對減少,這就會影響到腦的發育,從而引起寶寶智力發育障礙。

  6)肥胖腦

  寶寶吃得過飽,會導致營養過剩,營養過剩不僅導致“肥胖兒”,同樣還會導致“肥胖腦”,使脂肪在幼兒腦組織堆積過多,大腦皮層的腦回變淺,腦的皺褶減少,並且神經脈絡叢的發育也差,使寶寶智力水平降低。

  中醫理論認為:“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這裡所說的“三分饑”並不是不讓孩子吃飽,而是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每餐七分飽就足夠了,因為小兒脾胃運化功能不好,雖然需要水谷精微的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後反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說,媽媽給寶寶喂奶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過量,以免損害寶寶健康。而且,每個寶寶的食量也各有相同。

    No
  1. 下一頁:
五種情況下不宜給寶寶接種疫苗

1、寶寶出現過敏症狀時不宜打疫苗  如果寶寶由於飲食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過敏,甚至是身上起了疹子,這時候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都非常弱,最好不要打疫苗,以免發生更危險的情況。  2、寶寶有免疫缺陷的情況下  寶

如何應對孩子咳嗽?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應  大家可能也有這種經驗,喝水時不小心嗆到了,然後就忍不住的咳嗽,這是因為水進入了呼吸道,呼吸道受到了刺激,通過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大腦分析後做出反饋,指令身體做出咳嗽的動作,在咳嗽動作下,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