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寶寶食用白米粥的誤區

寶寶食用白米粥的誤區

  平平常常一碗白米粥,可別小看了它,吃起來還有很多的學問呢,一不留神,媽媽就容易犯錯。

  誤區一:不該添加難消化的谷物

  有些媽媽為了是白米粥營養更加豐富,會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秋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為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適合秋冬食用。還如玉米,纖維較粗,剛開始吃輔食的小寶寶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腸負擔。

  誤區二:不該添加味道厚重的食物

  還有些媽媽覺得白米粥味道寡淡,怕寶寶不愛吃,會加入白糖或是肉湯調味。中醫通常把肉類,過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歸類為厚味食物;並認為,五味稍薄,則能養人,令人神爽;稍厚隨其髒腑,各有所傷。應當讓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不宜在粥中加入過多過重的味道。

  誤區三:米油與奶粉不應一起食用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它的滋補作用不亞於人參,滋陰的功效不遜於熟地。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所以粥油是初添輔食寶寶的上上之選。有些媽媽覺得營養豐富的米湯加上奶粉喂養寶寶,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這個做法不恰當,米湯和奶粉中的營養成分相克,例如米湯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應當分開食用。

  白米粥補脾養胃,十分適合脾胃嬌弱的寶寶那麼,白米粥究竟有哪些養生功效呢?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補脾、養胃,除煩止渴。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說,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在很多藥方中也有粳米這味藥。漢代醫方“桂枝湯”原本服法是服藥後吃一碗熱粥,入睡微汗出,加強藥力。退高熱的“白虎湯”方,也加入一撮白米配伍,滋養胃津而調和諸藥。

  白米粥的養生功效之一:發汗散熱

  白米粥由於容易消化且營養豐富,是寶寶初添輔食的首選。秋冬季節即將來臨,寶寶易患感冒,此時多喝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可促進感冒治愈。

  白米粥的養生功效之二:溫胃養脾、清熱去積

  許多媽媽常常頭疼寶寶不愛吃飯。想盡辦法做各種美味豐富的飯菜,讓寶寶胃口大開。其實許多寶寶胃口不佳是因為脾胃虛弱、食積或病後胃氣不足,而不是因為飯菜不美味。脾胃虛弱和病後胃氣不足而出現胃口不佳的寶寶,多為脾虛胃弱,長期或短期消炎藥刺激所致,而白米粥易於消化吸收並能養脾,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因此可以用白米粥來給寶寶開胃,等寶寶胃氣充盈了,胃口就會好轉。此外,白米粥對於食積引起的胃口不佳、便秘等也有不錯的療效,能清腸熱去食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添加輔食開始,白米粥就應該是常伴寶寶左右的食物。

  早晚吃白米粥最適宜

  吃白米粥,在時間上也是頗有講究的。白米粥最宜早上空腹喝。清晨起來之後,一碗熱粥,不僅能很好地振作已經休息一夜的腸胃,而且不會給脾胃帶來過重負擔。《本草綱目》中“粥記”雲:“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所以媽媽大可不必為如何給寶寶和全家人做豐盛早餐大傷腦筋,一碗普通的白米粥,就可以照顧到全家的需求。

  其實不只早粥,夜粥亦宜。民初學者丁福保以養生知名,提倡吃“夜粥”,比大吃大喝有益衛生。在有長壽之鄉美稱的江蘇如皋,當地飲食習慣就是早晚喝粥。許多養生專家特別提出在春季應當多喝粥,在立春到春分這段時間每天早上空腹喝些粥,不僅可以護陽養生,還可以消散冬季積存下來的毒邪。

  煮粥小竅門

  煮粥之前最好將米浸泡一會兒,浸泡的時候加幾滴香油可以使米更易熟爛。煮粥的水要一次加足。依照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煮出不同的粥。最基本的白粥也就是所謂的全粥的米、水比例為1:5;水分較多的七分粥米、水比例為1:7,滑溜順口的五分粥的米、水比例為1:10 。煮粥的鍋最好是砂鍋,煮時先用大火,水沸後改用小火慢熬到水米融溶。煮粥過程中,可以在鍋中放入兩把鐵湯匙,這樣可以防止粥沸騰溢出,不怕有營養的粥油跑掉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長牙期的寶寶喂養時需要注意什麼

大約到6~8個月時,寶寶已長出幾顆牙齒。一旦開始長牙,寶寶便應該逐步增加輔食的稠度和品種,以適應營養和吃飯能力發展的需要。  長牙期寶寶喂養原則  原則:寶寶6個月後可吃泥狀和半固體食品,例如粘飯、面包、嬰兒營

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是很真實的,也很強烈,往往直接支配著他的行為。一件在成人看來是芝麻綠豆大小的事,常常可以引發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甚至引起情緒的“海嘯”,使孩子的表情、聲調、手勢和姿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