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寶寶經常口吃怎麼辦?

寶寶經常口吃怎麼辦?

  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話關系著其自身的多個方面,包括自信及其人際的交往,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口吃時,且不可急與改正,要有耐心的去幫助孩子,這其中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下面就具體的來看一下吧!

  孩子有了口吃的毛病,對其心理發展的不良影響是很大的。口吃給孩子的人際交往帶來直接的不便,容易使孩子形成孤獨、退縮、羞怯和自卑的不良人格特點。而這些又往往反過來加劇孩子的口吃。

  其實,口吃極少是因為發音器官的器質性原因,而大都是“心病”。 如果您的孩子患了口吃,如下的心理矯正技術會使您感到前景樂觀。

  正確示范法您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說出一句話,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贊揚鼓勵:“對,就這樣慢慢講,你看,比昨天又進步了。”

  唱歌朗讀法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讀課文時並不口吃。這是因為這種語言活動中的節奏感使然。您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緩慢對話法平時孩子跟您談話時,讓他慢慢講,特別是開頭第一句,甚至頭一個字,更要慢而再慢。您應極耐心地傾聽,不要忙於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您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並盡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在您跟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盡量顯示您對他的愛。

  節拍訓練法孩子說容易結巴的語句時,您可以打拍子,打一拍說一個字,一字一字慢說。也可以利用音樂節拍伴奏練習。這樣的節拍訓練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等這些語句被突破,說起來不再困難了,也就用不著節拍了。

  角色扮演法口吃的孩子說話時還有一種情況往往不口吃,那就是在他不大留意自己講話的時候,或是自言自語的時候。因為這種情況下他不大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因此,您可以讓孩子借游戲之機,扮演某一角色,使他感到不是自己在說話,而是“角色”在說話。經常扮演角色說話,孩子也就忘掉了自己的“口吃”,而後,再逐漸地遷移到日常用語中來,口吃也就得到了矯正。

  在施用上述矯正技術過程中,您再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多接觸伙伴,增強自信,去掉自卑,積極進行心理誘導,相信您的孩子很快就能說會道了。

  口吃“標簽”不可輕易貼

  孩子說話有一種情況無需矯正。那就是孩子風風火火、急急忙忙中跟大人說起話來,特別快的節奏,中間就有了幾個“結巴”。這是孩子們的特點,說不上口吃。就是成人,幾乎每個人都有“結巴”的時候。這可以叫暫時性結巴,在孩子2~5歲整個學說話的階段都會出現暫時性結巴,這與那種一慣性結巴是兩回事。對孩子暫時性結巴,可以不去管它。千萬不要輕率地給孩子貼“口吃”的標簽。因為這樣真會把孩子的暫時性結巴,引到習慣性結巴上去,而成為真正的口吃。

  孩子學說話,家長要“三不”

  一是不嘲笑。“唉喲,好幾歲了,話都說不好喲!”這類話絕不該出自家長之口,因為它會挫傷孩子學話的積極性。

  二是不阻止。“別說了,吵人!”這種話將使孩子不願意或不敢多講話,對孩子語言的發展無疑是一種打擊。

  三是不催促。“別急,慢慢說。”這是最佳策略,而著急地催促,勢必“欲速則不達”,讓孩子反而容易結巴。

  口吃對於孩子的成長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都會留下陰影,甚至使孩子失去自信,所以家長一定要足夠的重視,但對於幫助孩子的改正不可急於一時,也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矯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受虐的孩子長大後也有虐待傾向

美國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年受過虐待的猕猴腦部會發生變化,導致它們成年後容易虐待其後代。這可能幫助解釋,為什麼一些受過虐待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虐待自己的子女。  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家最近在《行為神經科學》雜志上

2歲寶寶食譜大全及做法

家居護胃飲食原則--多甘多暖,遠離寒酸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但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比如。  大棗和山藥。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寶貝的免疫力。  最方便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