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乍暖還寒時 如何讓寶寶少生病?

乍暖還寒時 如何讓寶寶少生病?

  春節過後,天氣一日好過一日,南方城市開始步入初春,北方許多城市已經停暖,但在這個乍暖還寒時,室內的溫度直線下降,窗外也依然刮著料峭的春風,這個時候是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做為家長,我們該怎麼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適的環境,幫助寶寶度過這個多病時節呢?請看小編為您整理送上乍暖還寒之後的寶寶不生病攻略,讓我們一起呵護寶寶順利度過寒冷季節,步入春暖花開時。

  各年齡段寶寶的護理要點

  新生寶寶的護理要點

  1、新生寶寶該穿多少:新生兒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如果有空調,最好在21℃-25℃,新生兒腋下溫度維持在36℃-37℃最適合。要定時開窗,保證經常換氣。

  最簡單的是給他們准備好適宜的衣服。因為新生兒身體與衣服之間的間隙的溫度在30℃-34℃之間最適宜,可防止身體散熱,維持新生兒的體溫。因此,新生兒的衣服過於寬松或太緊身,都不利於保持體溫。有的家長喜歡給新生兒穿上幾層衣服,如內衣、棉背心、幾件毛線衣、棉襖,感覺是很暖和了,其實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內衣外面穿一件背心,再穿一件棉襖,保證身體與衣服之間有一定間隙,上面再蓋上小棉被或毛毯就可以了。

  2、天冷怎麼換尿布:給寶寶換尿布時,動作要麻利些。腹部蓋一條毛巾,防止受涼。為寶寶准備保暖性強且寬松的衣服,最好用柔軟的棉布制作,這樣不會妨礙肢體活動,易穿易脫。

  ①寶貝上身穿棉衣,包在方型小褥子裡,下身包裹塊和褥子差不多大小的棉布,這樣貼身比直接包裹褥子暖和。

  ②棉質尿布疊成方塊,放在寶寶的屁屁地下和屁屁上面各一塊,男寶寶經常尿濕上面,女寶寶經常尿濕下面。

  ③更換的時候拿塊干的尿布,抽出隨即放上,孩子不挨凍。

  ④方形小棉褥子包裹的時候,把寶寶放好,先左右對折,再折腳下的褥子角,然後找繩輕輕系扣,便於換尿布時把下角拉開就能伸進手,寶寶的肚肚還是蓋著厚厚的被子。先讓他趴著,象塞尿片那樣把尿不濕先塞到屁股後面,同時把兩個粘頭放好位置,然後把寶寶轉過來,把前面部分從褲裆伸進去,然後憑感覺把尿不濕粘好;平時稍微注意一下,兩個粘頭基本粘在什麼位置,熟能生巧,練個幾次就好了。

  0-1歲寶寶護理要點

  1、夜間如何喂奶:夜奶最好是躺喂,這樣媽媽和寶寶都不用離開被窩,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受涼。但的確有部分媽媽暫時還不會躺喂。那麼對於起床抱喂的媽媽,有幾點建議:

  ①最好打開空調及其他取暖設備,確保室溫和被窩溫度相差較小。

  ②媽媽准備一件厚棉服,保證面料柔軟且挨著皮膚不涼,並且應該是鈕扣的而不是拉鏈的,這樣確保寶寶貼上去感覺舒適,且不會被拉鏈傷害。

  ③媽媽最好穿哺乳棉毛衫或哺乳睡衣睡覺,或者自己動手將棉毛衫或睡衣改造得便於哺乳,這樣媽媽的肚皮就不會涼到。

  2、夜間怎麼把尿:最好使用尿不濕,那樣又安全又安心。白天隔2~3個小時換一次,晚上只要孩子沒有哭鬧和不舒服的情況就在臨睡前到起床後換一次。用後把小屁股洗干淨抹些爽身粉,那樣保持干爽。孩子兩個月時可訓練排尿習慣。在孩子睡前睡後,飯前飯後,出去回來時可以把尿。給孩子把尿時媽媽發出“噓噓”聲,使孩子對排尿形成條件反射,以後媽媽再發出這種聲音時,孩子便有尿意。訓練一段時間後,白天就不用尿布了,睡前尿一次,夜裡再把一次,慢慢的夜裡就不會尿床了。

  1-3歲寶寶護理要點

  寶寶尿褲子怎麼辦:首先要知道孩子吃過東西需要多長時間才會排洩,正常是在二個小時左右就消化了,那麼小孩子在二小時左右就會有小便了,所以在夜裡每二小時左右就會動,因為要小便會不舒服,當你發現小孩子在動你就要把她(他)小便一次,並且要養成習慣,爸爸媽媽要掌握小孩子所發出的各種信號,(除小孩子身體不好發出的不舒服信號)。

  一般白天吃的東西比較多些,每過一會要把小便一次,當爸爸媽媽發現小孩子信號把過小便後,要表揚和鼓勵小孩子,讓小孩子知道他做的對!這樣小孩子會配合爸爸媽媽完成小便的。另外,白天多提醒寶寶尿尿,對孩子要有耐心、細心。晚上盡量讓寶寶吃固體食物,給寶寶把尿尿,習慣就好。

  3歲以上寶寶護理要點

  1、上幼兒園怎麼給寶寶穿衣:給寶寶穿的衣服要好脫易穿,這樣幼兒園的阿姨也好給寶寶穿脫。不要給寶寶穿背帶褲之類的衣服,因為寶寶自己也不會脫,阿姨脫起來也很麻煩。至於寶寶要穿多少才合適,寶寶穿衣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比大人多穿一件,不管你那裡是哪裡,原則還是實用的,這個“一件”是包括上下的(有衣有褲)。如果給寶寶穿得太多他會很熱,玩起來也不方便,玩熱了就會想脫衣,脫了要是不能及時穿是非常容易感冒的,這也是很多上幼兒園的寶寶常生病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竅門,給寶寶貼肉穿一個肚兜,護住寶寶的小肚子,這樣也會減少寶寶生病的機會。

  2、寶寶春季應預防哪些疾病:

  一防感冒:冬去春來,當孩子受涼、過食、過勞或驚恐之後,身體抵抗力降低,病毒和細菌會乘虛而入。此外,由於室內不經常通風,細菌和病毒的密度高,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預防感冒,關鍵要加強身體和呼吸道的適應能力,堅持戶外活動,不要給孩子穿得過多,經常開窗通風,每餐饑飽適度。

  二防傳染病: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對寶寶的衣物和被褥等必須勤洗勤曬,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盡量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游玩,多食些蒜類食物,還可用黃連素液滴鼻和噴喉殺菌,經常讓孩子用淡鹽水漱口,清潔口腔。在流行病高發季節,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咽喉腫痛、頭痛、皮膚出血等症狀時,必須馬上送醫院診治,切勿延誤。

  三防佝偻病:春季,嬰幼兒接觸陽光機會少,容易造成維生素D和鈣這兩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孩子可出現多汗、易驚、夜啼、煩躁不安等,嚴重時可引起手足抽搐。因此,春天更要注意給寶寶增加含鈣食物的攝入或服用魚肝油制劑、維生素D等。曬太陽是防治佝偻病最經濟、方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議每天至少2小時。

  四防皮膚病:春暖花開季節,一些寶寶面部、眼部周圍常常出現一片片紅斑,上面有細碎的糖狀鱗屑,稱為單純性糠疹,這可能與春季多風干燥或長時間日曬有關,也有部分孩子因消化不良,維生素缺乏引起。應針對病因,避免風吹日曬,平時多吃些蔬菜、水果。另外,春季也是脂溢性皮炎的好發季節,應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和化妝品;忌食刺激性食物。

  五防過敏症:致敏物質隨呼吸進入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可出現鼻癢、流涕、噴嚏、鼻塞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也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嚴重者可出現哮喘、氣急、發绀等。因此有過敏史的寶寶切不可“拈花惹草”,外出歸家應洗手洗臉。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什麼情況下不適合做預防注射

孩子的健康對家長來說是最重要的。為了給孩子的增加免疫力,防止傳染病,家長們都及時去防疫站給孩子打防疫針。但應注意,有些情況是不宜打防疫針的,否則事與願違,還會出現嚴重反應。  1、當孩子患有急性疾病時不宜接種,

任性是寶貝的正常心理需求

專家認為:通常我們會覺得寶貝任性是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嬌縱出來的,而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是:任性其實是兒童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與父母的嬌慣沒有必然的聯系。  揭秘寶貝任性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