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來臨了,一些惱人的問題也接踵而至,比如夏季熱。夏季熱,又稱暑熱症,是嬰幼兒常有的一種長期發熱疾病,多見於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發汗機能不健全,以致排汗不暢,散熱慢,滿意適應夏季的酷熱環境,造成持久發熱。寶寶若得了夏季熱,一般發熱長至2個月,伴有口渴,多飲,食欲減退,出汗不多等。如不加以治療,將延至秋涼後才痊愈。
判斷“夏季熱” 孩子持續發熱1-3個月
典型的“夏季熱”剛開始的症狀和感冒類似,都會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不同的地方是,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通常不超過一周,而“暑熱症”引起的發燒呈遷延性,可持續1-3個月左右,尤其是在炎熱的戶外,體溫多在38℃-39.5℃之間,且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即使服解熱退燒藥,也無法使體溫下降。只有在天氣涼爽後,體溫才有所下降。到了秋涼之後,上述症狀便可不藥而愈。最關鍵的是,孩子的血常規、大小便化驗及其他功能檢驗並沒有病理性改變。
小兒患此病後,下一年仍可復發。大多數曾經有過“暑熱症”的孩子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徹底擺脫。雖說“夏季熱”對孩子身體造成的危害不大,但因“暑熱症”發熱不退,會使孩子機體新陳代謝加快,抵抗力降低,若不加強護理,容易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中醫治療小兒常見的兩大“夏季熱”型
對小兒“夏季熱”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而用中藥防治本病效果較好。本病病機屬外感暑熱,氣陰兩虛,治療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氣養陰。脾失健運的,當健脾益氣;挾濕者兼以化濕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傷陰;慎用溫補,以防助熱。臨床常見證型有暑傷肺胃、暑濕中阻等,現就其治療簡述如下:
暑傷肺胃型:主要表現為身熱持續不退,神疲肢倦,煩渴喜冷飲,脈虛無力。治宜清熱解暑,益氣生津。
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加減:西洋參9克,石斛9克,麥冬9克,黃連3克,竹葉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無汗或汗出不暢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熱偏盛,煩渴引飲,身熱面赤,舌苔黃燥,脈數無力者,用白虎湯合王氏清暑益氣湯。
暑濕中阻型:主要表現為身熱持續不退,汗出不暢,頭重脘痞,煩渴飲冷,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濡數。此為熱重濕輕,治宜清熱祛暑,兼以化濕。
方用白虎加蒼術湯加味: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蒼術9克,藿香9克,佩蘭6克,蘆根12克。若身熱持續,汗出不暢,胸悶納差便溏,小便清長,苔白膩,為濕重熱輕,治宜芳香化濕,理氣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病久致脾胃虛弱者,加白術、黨參、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氣,和中化濕。
四款食療方消除寶寶“夏季熱”
一、荷葉冬瓜粥
做法:取新鮮的荷葉兩張,洗淨後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後取汁備用。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塊狀,加入荷葉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早、晚服用。
39健康網tips:冬瓜可清熱生津、利水止渴,荷葉清熱解暑,適用於發熱不退,口渴,尿少的病兒。
二、黃瓜豆腐湯
做法:嫩黃瓜100克,豆腐150克。黃瓜切成菱形片;豆腐切片。鍋置武火上,下入清湯、黃瓜、精鹽、煮開後加入熟豬油、豆腐、雞精,盛於湯碗內即可佐餐。
39健康網tips:黃瓜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腫;豆腐可瀉火解毒,生津潤燥,解酒毒;還可降低血清膽固醇。諸味合食,用於小兒夏季熱等症。
三、益氣清暑粥
做法:取西洋參1克,北沙參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先將北沙參、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再將西洋參研成粉末,與粳米加入藥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調味,早晚服用。
39健康網tips:西洋參益氣養陰,北沙參、石斛、知母養陰清熱止渴,適用於發熱持續不退,口渴,無汗或少汗的患兒。
四、麥冬甘草蛋
做法:取麥冬、生甘草各9克,雞蛋兩個,白糖少許。先將雞蛋去黃留清,再將麥冬、甘草加水兩碗,文火煎至1碗,冷後將藥汁倒入蛋清內,加入白糖攪勻。每日1劑,將1碗藥汁分兩次服完。一般患兒連服3~4劑可愈。
寶寶發生“夏季熱”科學護理三原則
1.降溫:小兒居室要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並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小兒衣服及包被不宜太多太厚,一般建議媽媽自己穿多少,寶寶就穿多少,如果寶寶在睡覺,最多再加一層衣物即可,以免妨礙小兒的體溫調節與皮膚散熱。
2.清潔:注意保持小兒皮膚的清潔衛生,給寶寶勤洗澡、勤換衣服及尿布。孩子少汗或無汗時,最好給他(她)洗溫水澡,每天1~2次,以促使皮膚血管擴張,有利散熱。小兒的體溫若比較高,不妨采取熱毛巾擦身或50%酒精擦身,也可用冷水浴、冷敷等物理降溫的辦法。
3.飲食:一方面要補充體液,另一方面要進清淡飲食。當孩子發熱口渴的時候,必須及時補充足夠的液體,但不能只喝白開水,可適當喝一些西瓜汁、西紅柿汁、綠豆湯等。但冷飲及含有色素的飲料,都不宜給孩子飲用。
![]() |
寶寶送急診的注意事項
一般,寶寶發生意外時,大多數父母都會驚慌失措,然後匆匆忙忙地帶孩子趕往醫院。到了醫院,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或者應該做些什麼。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直處於一種很被動的狀態。但是,如果我們能提前做出預案,並 |
![]() |
寶寶咳嗽怎麼辦 排痰比止咳更重要
寶寶在爸媽的懷裡咳嗽難忍,而喉嚨中的痰液也呼噜作響,爸媽心疼著急,束手無策,於是就在家給寶寶服用鎮咳類藥物,最終寶寶由於痰液咳不出來,甚至患上了肺炎或者支氣管肺炎。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專家諸葛留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