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中醫妙招搞定兒童夏季四大常見病

中醫妙招搞定兒童夏季四大常見病

  導語:誰說生了病就一定要打針吃藥?敷塊熱毛巾治好腹痛,肚臍貼張膏藥治好腹瀉,捏脊治好孩子厭食……這些中醫的小辦法,對孩子的一些夏季常見病更有效,您不妨試試。

  腹痛:熱毛巾可幫助緩解

  炎炎夏日,冷飲當道,脾胃受寒,再吹空調。寒氣的外侵與寒食的內攻,容易引起腸管痙攣,腹痛便成了家常便飯。

  這種腹痛,大部分孩子不必往醫院跑,可以用熱毛巾進行熱敷,或者在肚臍上貼一張開胃貼,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活蹦亂跳了。

  腹瀉:試試肚臍貼貼敷法

  寶寶拉肚子啦!別急著上消炎藥。腹瀉的同時常常伴有嘔吐,剛吃下去的藥沒准就吐出來了,而且還會造成抗生素的濫用。

  中醫把常見的腹瀉分為四種:由於受了風寒或者過食生冷食物導致的風寒瀉;因腸胃積熱又外受暑濕引起的濕熱瀉;進食過多或者輔食喂養不當,也就是我們平日常說的積食引起的傷食瀉;最後便是體弱的孩子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脾虛瀉。

  對於腹瀉寶寶,可采取肚臍貼敷的方法進行外用治療。每貼可在白天貼兩個小時,然後在晚上睡前再貼上,一般情況下三貼便可見效。寶寶肚皮嬌嫩,貼敷時間不宜過長。

  對腹瀉後的寶寶,家長老想給他進補,炖雞燒魚,甚至給他買炸雞翅。且慢!孩子腹瀉的起因,就是腸胃不適,這時最忌諱的便是飲食油膩。給孩子做些清淡、易消化的濃小米湯或者山藥粥,才是養胃又消食的正道!

  厭食:照貓畫虎試試捏脊

  炎炎夏日,成人都免不了因為苦夏而食欲不振,孩子的厭食更正常了。這時,端著飯碗送到嘴邊,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厭食情緒,不如試試捏脊。

  捏脊法方法很簡單:讓孩子俯臥,然後捏脊者雙手半握拳,拇指對著彎曲食指的中節,食指抵住背部皮膚,從下開始捏起皮膚,向上捻動,直至大椎穴(頸後最高骨的下方凹陷處),共6次。

  好多家長覺得,捏脊是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易找到恰當穴位,其實,不需要精確的穴位定位,只要照貓畫虎,在大致的位置給孩子做些簡易的按摩,就能起到助消化、護腸道、提高孩子睡眠質量的效果。

  熱傷風:推薦喝藿香正氣水

  孩子“熱傷風”的原因多樣,太熱、沖涼水、空調溫度過低、長時間吹風扇等,所以,家長不要一律認為是“內火”大,讓孩子服用苦寒的“清熱藥”。這樣反而會引邪入裡,加劇全身症狀。

  症狀較輕時可用清暑化濕的藿香正氣水,內有積食或伴有腹瀉嘔吐的胃腸型感冒的孩子,可選用午時茶顆粒(沖劑)。

  如果孩子發燒,可以按摩大椎穴(頸後最高骨的下方凹陷處),或者推清天河水(前臂正中線)。也就是用食、中兩指並攏,自腕推向肘;如果孩子鼻塞、流涕明顯,可揉按迎香穴(鼻翼中點兩側的鼻存溝中),掐揉列缺穴(桡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即拇指根部腕部的高骨上方約一橫指處),各穴操作約80次,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相關閱讀:專家:小兒夏季常見病預防和調養

  專家教你輕松應對夏季BB常見病

  兒童常見病早預防BB健康過夏天

  夏季要預防小兒哪些常見病?

  夏日當心皮膚病找上寶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綁成人安全帶安全嗎 孩子乘車誤區

車作為我們出行的代步工具,除了方便我們以外,還需要注意乘車安全,那麼孩子乘車安全要注意什麼?  誤區一:家長抱著孩子乘車  乘車時,許多父母習慣於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懷中。因為孩子坐得比較低,頭部剛好在家長的胸部時

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和異常反應

我們所說的預防接種就是將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使機體產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應,以達到預防相應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種生物制品對於人體來說,畢竟是一種異物,接種後機體在產生有益反應的同時,有時也會產生一系列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