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小兒暑熱症早期症狀及飲食療法

小兒暑熱症早期症狀及飲食療法

  暑熱症患兒多在盛夏時節發熱,絕大多數病兒發生於周歲前後至2歲間,6個月以下和3歲以上少見。

  1、體溫:在38~40℃之間,可為稽留型、弛張型或不規則熱型,持續不退。天氣越熱,體溫越高。發熱期可長達1~3個月,待氣候涼爽時自然下降。武漢兒科醫生曾觀察部分久熱不退的病兒,移居廬山後體溫即降至正常。

  2、多飲多尿:患兒雖有汗腺功能障礙,但腎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頻繁,尿量雖不如尿崩症那樣多,也可在一晝夜達20余次,不含蛋白質,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於組織間水分減少,使唾液分泌減少而引起口渴多飲,每天飲量可達3L以上。

  3、少汗或無汗:大多不出汗,僅有時在起病時頭部稍有汗液。

  4、其他情況:病初一般情況良好,不顯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多不嚴重。體檢除咽部稍呈充血外,並無其他陽性體征。高熱時可見驚跳、嗜睡,少見神經系統嚴重症狀。熱度持久不退時則可見食欲減退、蒼白、消瘦無力、煩躁不安,出現慢性病容。除部分病例的淋巴細胞百分數增高外,實驗室檢查結果多在正常范圍內。

  5、病程:多數歷時1~2個月,但亦可長達3~4個月,直至脫離高溫環境或秋涼後發熱及其他症狀逐漸消退。

  有接觸高溫環境或在烈日下曝曬病史及上述臨床表現者,中暑容易診斷。僅有較長時間發熱,而一般情況良好,並且除外其他發熱原因時,即可確診暑熱症。

  小兒暑熱症飲食療法

  對暑濕困脾型食療應以清暑化濕,芳香暢中之法。用藿香5g,厚樸5g,杏仁5g,白蔻仁6g,薏苡仁15g,粳米30g。先將藿香、厚樸、杏仁、白蔻仁煎水取濃汁,再將薏苡仁與粳米同煮為粥,待粥煮好時兌入藥汁,加少許白糖調味,每日服2~3次。

  對氣陰兩虛型食療應以消暑益氣,養陰健脾之法。用人參5g,麥冬15g,五味子3g,共煎取藥汁,取粳米30g用藥汁煮粥,煮熟後放入冰糖適量調味,每日服2~3次。對暑熱症患兒還可以用荷葉15g,綠豆100g,黃豆、白扁豆各30g,加水煎煮至豆爛後,取濃汁飲服,有清熱解毒,利濕消暑之功效。

  小兒暑熱症食譜精選推薦

  1. 麥冬粥

  營養提示: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還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A等成分。可用於夏日小孩解熱、清炎、鎮咳、強心,與米同煮,明顯增強其益胃養陰、清熱除煩之功效。嬰幼兒夏熱時用甚宜。

  制作方法:1、將麥冬洗淨,放在沙鍋內,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 2、鍋內加水,燒沸,加入洗過的粳米煮粥,煮至半熟悉,加入麥冬汁和冰糖,再煮開成粥,即可。

  2. 荷葉冬瓜湯

  營養提示:此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開胃消食、潤肺,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有較好療效。

  制作方法:取嫩荷葉1張剪碎,鮮冬瓜500克切成薄片。加水1公斤煮湯,湯成後去荷葉加食鹽少許即可。

  小編總結:夏天幼兒飲食要清淡,營養充足最為重要。父母要注意幼兒的體溫變化,常用溫水洗澡,以幫助降溫散熱。盡量使室內保持空氣流通,清爽整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犯錯別用冷暴力懲罰

國家心理咨詢師、父母效能訓練師、兒童情商指導師張麗華告訴記者,大人的冷靜甚至冷漠,傳遞給孩子的不是酷,而是“他不愛我了”。  張麗華提倡,家長最好始終能微笑面對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

【媽媽課堂】讓你的孩子愛上閱讀的招式

一、營造家庭閱讀氛圍  一個家庭中父母如果愛好閱讀,家庭必然會有很好的閱讀氛圍,這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方法。如果家長回家後就坐在電視前看肥皂劇或電腦前聊天是很難培養出愛上閱讀的孩子。適合孩子看的書盡可能擺放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