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父母帶孩子看病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著急地向醫生述說了一大堆孩子的病情後,醫生卻不得要領。那麼,在為孩子代述病情時,該注意哪些呢?
體溫:以孩子發燒而求醫的最為多見,這也是許多兒科疾病的主要症狀。如果在家裡已經測過體溫,應該說明是什麼時候測的,共測過幾次,最高多少度,發燒時有無伴隨抽搐等其他症狀。
時間:對患兒發病時間的敘述也很重要。醫生只能通過父母代述,來了解孩子患病時間的長短和發病過程。而發病時間、間隔時間,對區別多種疾病都有實際意義。
狀態:孩子發病時的狀態也要向醫生表述清楚。如四肢活動是否自如,頸項是否發硬,神志是否清楚,有無煩躁不安、哭鬧、嗜睡、昏睡的現象。
飲食:許多病對孩子的飲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家長主要向醫生敘述飲食的增減情況,飲食間隔次數的變化,以及孩子有無饑餓感、飽脹感、厭食、停食等現象,並應說明孩子飲水情況:是口干舌燥而喝,還是總想喝水。
睡眠:睡眠的變化是家長比較容易觀察發現的。首先是睡眠時間,其次是睡眠的狀態,是正常睡眠還是昏睡、搖叫不醒或是稍有動靜則不能入睡,睡眠中有無驚叫、哭泣等。
病史:包括孩子以前病史及家族成員的病史。家庭中有無遺傳病、傳染病史,在托兒所、幼兒園的孩子,還應講清有無其他孩子患傳染病及類似病。
以前的診治:孩子來醫院就診以前,是否還去過其他醫院求醫診治過,已服過什麼藥,劑量多少,這些情況不要回避隱瞞,都要詳細向醫生講明,以免重復檢查浪費時間和短期內重復用藥引起不良後果。
![]() |
識別新生兒肺炎的方法有哪一些
新生兒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孩子越小越易患病,多發生在出生1~2周後,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新生兒肺炎往往表現為鼻塞、咳嗽、發熱、精神萎靡、嗆奶、不哭、口吐細白泡沫、呼吸淺等表現;口周或肢端可見青紫,其 |
![]() |
中藥藥材為你醫治小兒厭食
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小孩子不吃飯,學名就是小兒厭食症。小兒厭食症陰虛方面的症結,多以胃陰虛為主。其臨床表現:形體消瘦,手足心熱,身熱盜汗,燥動不安,不饑不食或食少,惟喜冷飲,嗜食生冷,或先喝水後食之,或水與谷食並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