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是兒童意外傷害的一種最常見類型,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常因好奇、缺乏識別而意外地接觸中毒的藥物而致中毒。因服用和接觸毒物的種類不同,可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若臨床表現為過度出現分泌物,如流涎、流淚、排尿、排便多、胃腸道不適和出現頻繁
寶寶發燒,可不是體溫高這麼簡單,它很可能會引發高熱驚厥。高熱驚厥什麼樣?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呢? 什麼是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是指除顱內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經系統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熱超過38.5℃時的突發性驚厥,5歲以下寶寶發病率為2%
一般,寶寶發生意外時,大多數父母都會驚慌失措,然後匆匆忙忙地帶孩子趕往醫院。到了醫院,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或者應該做些什麼。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直處於一種很被動的狀態。但是,如果我們能提前做出預案,並知道如何應對,那麼,這個過程也
在不久前結束的巴黎食物過敏大會上,巴黎耐克兒童醫院的施恩曼醫生指出,“兒童食物過敏現象增加和過敏引起的嚴重病例值得重視”。 據了解,6歲以下的幼童約有1%~3%對食物過敏。國外有學者認為,食物過敏與哮喘病有一定的關
易致燙傷的熱源 冬天,孩子在家的活動時間相對其他季節要多,父母要注意避免以下容易引起燙傷的熱源: 電暖器 要遠離家中的床單、家具、衣服等一些易燃物品,平時不要把濕的衣服搭在電暖器晾干,電暖器表面溫度較高,覆蓋物品後,會影響散熱,容易引
許多突發狀況,如果家長能把握時間,在救護車趕到之前先行幫寶寶急救,定能節省寶貴的時間,將傷害降到最低。 Point1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以上則可搖動他的肩膀來確認意識,如果是在沒意識的狀態下,喉嚨肌肉會松
寶寶還小,不懂事,一些小意外常常會發生。在寶寶出現意外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冷靜,現在就告訴家長們冷靜處理寶寶意外的招數。 被食物卡住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窒息源就是氣道異物。氣道異物事故多發於3歲以下的寶寶。寶寶喜歡將帶殼的松子、瓜子、花
對37例氣管異物患兒采用纖維支氣管鏡經口腔行氣管異物取出術,成功35例,轉上級醫院1例,死亡1例。現將搶救及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男26例,女11例,其中2月齡2例,1~2歲19例,2~4歲10例,4~6歲6例。
捂熱綜合征也稱蒙被缺氧綜合征,是一組小兒在寒冷季節因家長過分給嬰兒保暖,或保暖不當,捂熱和蒙被悶熱過久所致,多發生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主要症狀表現為:出現高熱或超高熱,體溫可達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濕透,脫水,面色蒼白,哭聲低弱,
一知半解錯用燒酒當酒精 小唐和小馮生有一對龍鳳胎,兒子名叫“威威”,女兒名叫“蕊蕊”。去年8月,夫婦倆帶孩子回山區老家“慶生”。次日凌晨4點多鐘,小馮發現蕊蕊在發燒。
為什麼會發生暈車暈船呢?這是因為有些人的內耳前庭和半規管過度敏感,當乘坐車船時,由於直線變速運動、顛簸、擺動或旋轉時,內耳迷路受到機械性刺激,出現前庭功能紊亂,從而導致暈車、暈船等。它主要表現是在途中突然發生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
吃魚時不慎被魚刺卡住時的難受勁兒,想必不少市民都曾經歷過,而一名2歲男童的經歷則更為“驚心動魄”,當醫生從其氣管入口處取出一塊小小骨片時,孩子已經氣喘2天險些窒息了。 醫院耳鼻喉科搶救室,2歲的小陳正被姑姑抱在懷裡
異物入耳主要由於兒童的好奇心或惡作劇將異物塞人外耳道所致,也有因不慎將棉花、沙布等異物遺留在外耳道。 盡管異物有多種多樣,一般將其分為非動物性異物和動物性兩種。前者多見於小玻璃球、金屬小玩具、果核、紙團和豆類等,後者多為蚊蟲、臭蟲、小蟑螂
寶寶大了,可以自己跑自己跳,媽咪整天跟在後面卻仍顧此失彼。一不小心,天哪!寶寶摔跤了;剛轉個身,不得了!寶寶不知把一個什麼東西放在嘴裡大嚼特嚼。唉,驚慌失措的媽咪已經束手無策了,現特獻上幾招,幫助年輕的媽咪應付寶寶的突發情況。 危情一:&
在愉快的旅途中當你遇到突發疾病時,要懂得進行應急處理! 暈倒昏厥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該讓患者躺下平臥,頭部偏向一側並稍放低。然後解開領口、衣服,使其呼吸暢通。可以采取人工呼吸和心髒按摩的方法進行急救,也可以用指甲掐或用針刺其人中、湧泉
有一天中午,一位五歲左右的男孩,在母親的陪伴下來到醫院耳鼻喉科。母親向醫生焦慮地訴說孩子最近總是流又黃又臭的鼻涕。 但是,這個男孩並沒有傷風感冒的跡象。於是醫生便拿起鼻鏡,觀察孩子的鼻腔,結果發現鼻腔裡有一塊白色的異物。醫生詢問男孩是否曾
入冬以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屢屢發生,讓人痛心。 原因解析一氧化碳中毒,俗稱煤氣中毒。常見原因包括:在密閉居室中使用煤爐取暖、做飯,由於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積蓄在室內;疏忽大意,思想麻痺,致使煤氣大量溢出;煙囪安裝不合理,
初生的寶寶剛剛離開媽媽的肚子,生活環境起了極大的變化,需要精心的照料。特別是在朔風凜例的寒冬臘月,要當心受涼,需要保暖。但保暖不當,裹得緊緊的,蓋得嚴嚴密密的,卻可能引起“蒙被過暖綜合症”這種多見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的
多數溺水者被救起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兒童溺水2分鐘就會失去意識),搶救不及時4~6分鐘即死亡。 1、下水迅速救上岸 由於孩子溺水並可能造成死亡的過程很短,所以應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從水裡救上岸。 若孩子溺入深水,搶救者宜從背部將其頭部托起或
急性中毒是兒童意外傷害的一種最常見類型,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常因好奇、缺乏識別而意外地接觸中毒的藥物而致中毒。 因服用和接觸毒物的種類不同,可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1、若臨床表現為過度出現分泌物,如流涎、流淚、排尿、排便多、胃腸道不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