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巴黎食物過敏大會上,巴黎耐克兒童醫院的施恩曼醫生指出,“兒童食物過敏現象增加和過敏引起的嚴重病例值得重視”。
據了解,6歲以下的幼童約有1%~3%對食物過敏。國外有學者認為,食物過敏與哮喘病有一定的關聯。並認為,過敏發病時間越早,過敏現象可能越重,且歷時越長,甚至持續到成年,這對兒童的健康發展不利。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嬰兒奶粉、雞蛋、海產品、帶殼水果、花生、大豆、芝麻、芹菜等。寶寶出現食物過敏,通常表現為皮疹、嘔吐、腹瀉等。
寶寶過敏的症狀有時在吃完食物後立即出現,有的要過幾小時或數天後才出現,有的是過一周或一個月才出現。在照顧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時,應特別認真細致,提高警惕。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延長母乳哺育時間
母乳喂養的寶寶過敏發生率比較低。因為,母乳中含有很多營養成分,包括低聚糖(益生元),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阻止有害菌的生長,從而降低這些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母乳還能增強新生兒免疫力。
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生過敏的風險,可以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至少保證6個月。母親在哺乳期間也應避免食用易致過敏的食物,如帶殼海鮮、牛奶、蛋等。
使用特殊的配方奶如果發現寶寶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那麼用普通牛奶配方奶粉喂養的時候,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特殊配方奶粉,如嬰兒豆奶粉、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基本氨基酸衍生的嬰兒奶粉等。
逐步添加輔食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的飲食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並延緩添加輔食;6個月以後每周逐步增加一種新的食物,由蔬菜、米飯、水果開始;蛋和魚在18個月大以後再添加。添加固體食物時,量要少,每次添加一種輔食為宜,觀察無過敏反應時再多喂或加入新的輔食。切忌同時添加一種以上輔食,以致分辨不清過敏原。篩選過敏食物
平時媽媽應密切關注寶寶的飲食,若寶寶拒食或哭鬧,媽媽更應該留心。如果寶寶出現過敏症狀,建議媽媽記食物日記,詳細記錄寶寶每天吃的食物和出現的種種情況。經過對比和分析,從日記中發現與寶寶過敏相關的食物,從而及時調整寶寶的飲食。
謹慎添加有過敏可能的食物寶寶愛吃的糖或豆類蛋白,甚至米食都可能引起過敏。給寶寶吃的時候,最好先少量測試。避開花生、巧克力、奶油、魚、堅果、有殼海鮮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蔬菜中的白蘿卜、紅蘿卜、番茄等不易引起過敏,可以作為常用的輔食;芥菜、豆類容易引起過敏,盡量不要讓寶寶吃。
![]() |
預防小兒便秘的6個小妙招
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原因是飲食結構不合適,如碳水化合物及纖維素吃的少、食物中蛋白質過高,會使大便呈鹼性而變得干燥難解;食物中鈣多也會發生便秘。 聰明法則1對寶寶食物選擇進行改變,可以用白蘿卜熬 |
![]() |
寶寶春季易過敏 必須得遠離過敏原
為什麼春季更容易過敏 有過敏寶寶的家庭,一到春季就會特別緊張,為什麼春季寶寶更容易過敏呢?寶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振榮解釋說,引起寶寶過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體質因素,即寶寶本身是過敏性體質;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