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如果排除營養不良因素很可能是腫瘤在作怪!孩子放學回家就趴在床上不是懶,可能是瘤子影響!”據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宏介紹,兒童顱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目前顱內腫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所以沒法預防,關鍵是要早發現!”他提醒廣大父母:千萬別小視孩子很多打罵都改不了的“壞習慣”,因為這很可能就是顱內腫瘤在作怪。
兒童顱內腫瘤表現出的特殊行為
1、精神呆滯,對玩耍不感興趣,易疲勞,沉默寡言或易激怒。
2、走路東倒西歪、醉漢步態,嚴重者可站不住、坐不穩,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同時可見手握東西不穩,或持物左右搖晃。
3、小兒頸部僵硬,或頸部斜在某一姿勢,而且伴有頭痛。
4、眼球不能上視。還有的患兒逐漸出現眼球不能往上看。
5、斜視、復視。復視是視物呈雙影、斜視,表現為雙眼內斜視,俗稱“斗雞眼”。
6、兒童顱內腫瘤的幾大征兆。
7、視力下降但卻不是近視。
“小小年紀看電視就越走越近,家長呵斥又回到原位,稍不留神就又挨著電視機跟前看,而且難以戒掉。”楊宏表示,這些習慣如果家長打罵都改不了的話,很可能要帶孩子上醫院檢查,排除近視以及顱內腫瘤這兩種可能。
據介紹,在兒童時期,視力下降不一定就是近視,視力的變化是復雜的,有眼部的、腦部的、全身的各種原因。好發於兒童時期的顱內腫瘤——顱咽管瘤,首發症狀有時就只表現為視力下降。
8、沒有進食卻嘔吐
“晨吐,即早上起來空腹就開始吐,或平時沒吃東西也吐,孩子出現這類情況家長都得小心了,不少父母都以為孩子是傷風感冒或胃腸炎沒治好才會反復吐。”楊宏表示,嘔吐是兒童顱內腫瘤最常見的症狀。
據了解,兒童腦瘤有嘔吐者占七成左右,多數患兒在嘔吐時還會伴有頭痛或頭暈,而頭痛多因顱內壓增高所致,主要是後枕部。嘔吐表現為噴射狀,與飲食無關。病初嘔吐常發生在清晨,以後隨著病情發展則可發生在任何時間,呈間歇性和反復性發作。
9、整天不睡或過度嗜睡
“行為異常甚至作息和其他孩子大相徑庭也是不少顱內腫瘤患兒的另一大典型特征。”楊宏介紹,不少兒童出現該睡覺的時候怎麼哄都不睡覺,甚至可以整天不睡覺,而有的則是過分嗜睡。
“我在門診看過一位粵東送來的孩子,他父母很奇怪為什麼他每天放學就直接進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結果後來檢查發現,腦內長了一個腫瘤。”楊宏表示,兩邊手腳活動不對稱的孩子也可能是大腦神經受腫瘤壓迫所致。
10、無外傷無高燒下癫痫發作
楊宏介紹,腫瘤引發的癫痫和普通癫痫有本質的區別:“如果癫痫發作是在無外傷、無高燒等情況下發作,應該高度警惕是否腫瘤作祟。”他表示,所有的腫瘤都可能引發癫痫,尤其以腦半球的運動區腫瘤更易影響,曾有一個6歲兒童經常間歇性的口角抽搐,後發現其右側內頂長有腦瘤。
發病率居兒童腫瘤第二位
“兒童顱內腫瘤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之所以重要,很大一點來自它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楊宏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兒童顱內腫瘤的患病率僅次於白血病而居兒童期腫瘤的第二位,有遺傳傾向,但發病原因不明了。”曾有一項針對2000名正常死亡兒童的屍檢調查結果顯示,其中2.2%的孩子患有顱內腫瘤,“這個比例就相當高了。”楊宏算給記者聽,我國13億人口每年新發生的顱內腫瘤患者近4萬,兒童占16%至20%,即每年約有7000多名新發顱內腫瘤患兒。
![]() |
學會欣賞孩子的世界
有一個幼兒園安排了一個關於家庭的單元課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是,要求每個家庭幫助自己的孩子准備關於自己家庭成員的一個有趣的故事。笫二天,孩子們都很自豪地給班上的同伴們講了自己的故事。他們談論著自己的父母、祖父母 |
![]() |
寶寶燒傷燙傷要怎麼處理
燙傷分為三度: 1、度燙傷 屬於表皮燙傷,皮膚會有發紅且疼痛的現象。若立即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約莫2~3天可獲得改善。 2、度燙傷 表皮已燙傷至潰爛並產生水泡,燙傷可能會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約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