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割傷
被刀子或玻璃等銳利物品割破為割傷。割傷後先確認傷口的深淺,若有出血則先止血消毒。
止血後要消毒並貼上無菌紗布,如果想讓傷口盡速愈合,也可使用紗布。傷口深且大時,恐有神經或肌腱斷裂之優,因此除了止血外,應盡速送醫院治療。傷口以殺菌紗布覆蓋。
割傷及擦傷很少會嚴重到需請醫生治療,但是,如果割傷很深,如由釘子、玫瑰花枝上的刺或動物所致,可能引起破傷風,如出血嚴重可引起休克,應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2.傷口大且出血
(1)必須立即求醫,帶孩子到最近的急診室。要去之前,用干淨的棉墊、手帕直接壓迫傷口,如找不到合適的東西,直接用手壓迫。
(2)抬高受傷部位,可減少患處出血,有時讓孩子躺下。
(3)在割開處蓋一塊消毒敷料,包扎時可在傷口部位直接打結,使在求醫前能一直保持對傷口的壓力。
如果按壓止血也不能停止流血,在等待醫生到來前,應先用止血帶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
①布帶、皮帶、領帶、橡皮管都可以利用。帶子寬度應在5厘米以上。
②結位在離出血點上3厘米近心端的方向。
③以能伸出兩指才不會太緊。
④將上止血帶時間寫在帶子上。
⑤不要在止血帶處蓋上衣服,以免遺忘。
⑥如果扎止血帶時間超過l小時,要放松止血帶1分鐘。放松前,抬高患肢,用干淨布加壓傷口。
嚴禁用鐵絲、電線等代替止血帶,以免勒傷組織。
3.傷口水或擦傷
(1)傷處置於水管下沖洗或用肥皂水及消炎藥水洗。
(2)待皮膚干燥後,對齊切口兩側的邊緣,貼上粘著皮膚的膠布,有助於傷口整齊愈合。必要時,用消毒敷料蓋好後再用膠布(膠紙)粘好。
(3)有下列情況時應立即找醫生診治或帶孩子去最近的急診室:傷口大;壓迫十分鐘後出血仍不止;傷口深且有出血;面部傷口;傷口割裂;傷口內有髒物或異物,無法自行取出;傷口深,但在皮膚上只有一個小小的刺孔;在飼養場地受傷,傷口已被髒物或砂礫污染。
傷後1—2天,傷口周圍出現紅色線紋,說明已有感染,要盡快就醫。
4.如何護理傷兒
(1)每日更換敷料,醫生可能提議晚上不要包扎傷口,暴露於空氣中,傷口愈合更快。
(2)更換敷料時,注意傷口周圍有無發紅並向外伸展,如有,要盡快就醫。
(3)擦傷范圍較大時,要避免受摩擦。可用於紗布條包扎,再用膠布粘好;膠布切忌直接粘在傷口處,這樣的話,當取下膠布時不但傷口感到疼痛,還有撕裂傷口的可能。
![]() |
小兒弱視的症狀表現及治療方法
弱視的症狀: 1、視力和屈光異常:弱視眼與正常眼視力界限並不十分明確,有的病人主訴視力下降,但客觀檢查,視力仍然1.0或1.2。這可能是患者與自己以前視力相比而感到視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窩的視細胞或其後的 |
![]() |
兒童乘車安全的4個誤區
隨著汽車走入家庭和消費者購車觀念的成熟,兒童與汽車安全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兒童是交通參與者中的弱勢群體,而且公眾對於兒童安全缺乏認識,我們國家也還沒有相應的立法。其實,在日常行車當中,對於兒童乘車存在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