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生骨折後怎樣進行現場救護?
現場急救是治療骨折的首要措施,目的是防治休克、搶救生命、止血止痛、保護肢體、防止組織的再損傷和再感染。其方法是:
1.一般處理
根據受傷情況,簡要觀察重點檢查了解傷情。一切動作要謹慎、輕柔、穩妥。首先搶救生命。病人處在休克狀態中應以抗休克為主。有顱腦復合傷處於昏迷中的病人,要注意保證呼吸道通暢。沒有傷口出血的骨折病人,不必脫去衣褲、鞋襪,以免過多搬動患肢,增加痛苦。必要時可卷開衣袖、褲管。
2.止血和傷口包扎
3.妥善固定
急救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組織、血管或內髒。固定後即可止痛,利於防治休克和便於搬運。所以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處理時最重要的一項。簡單固定時,不可試行復位。因為此時不具備復位的條件。若有顯著畸形,可用手拉牽引患肢,使之挺直,固定即可。
固定的方法:最好用制式夾板。沒有條件時,可就地取材用樹枝、木棍、木板等代替。若一無所有,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將下肢同健肢一並綁起來。
4.迅速搬運病人經妥善固定之後,應迅速送往醫院進一步檢查處理。在搬運中要盡量減少肢體活動。
小兒骨折後固定應注意哪些問題?
骨折是小兒嚴重外傷之一。骨折臨時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斷端刺傷皮膚、血管和神經;固定肢體使其安靜,以減輕疼痛;便於運送,避免在搬動及運送中增加傷員的痛苦;及時正確的骨折固定,對肢體功能的恢復有直接影響。
骨折固定注意事項:
(1)有骨折可疑時,盡量避免骨折患者不必要的移動。
(2)如有傷口和出血時,應先止血,包扎傷口,然後再固定骨折。
(3)取自然位置固定上下兩關節或用小夾板、木棍、樹枝環行固定,松緊以控制活動為度。一般禁做整復。如有過度畸形可順傷肢長軸方向稍加牽引和矯正再固定。
(4)骨折固定時,應就地取材,如木板、木條、手杖、雨傘、樹枝等,無材料可用時,也可采取健肢固定。
(5)對四肢骨折固定時,先固定骨折上端,後固定骨折下端,並采取上肢屈肘、上肢伸直位。
(6)固定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柔軟物品墊好,三角巾等也不能直接綁在骨折處。
(7)開放性骨折禁用水沖,不必塗藥物,保持傷口清潔。
(8)疼痛嚴重者,可服用止疼劑。固定後及時送往醫院。
![]() |
少男少女的七種不健康心理
1.憂郁 由於種種原因,青少年會出現悶悶不樂,愁眉苦臉,沉默寡言的現象。如果長時期地處於這種狀態,就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2.狹隘 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別人。對小事也耿耿於懷,愛鑽牛角尖 |
![]() |
葉義言教授:兩張圖表告訴你孩子是否矮了
今日,“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創始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原湘雅醫院兒科泰斗級老教授葉義言,做客本報進行獨家權威解答。 低於第3百分位即為矮小 葉義言教授告訴記者,目前臨床上用標准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