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血液不能干涸
人體大量出血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在短時間內,失血達全身總血量的三分之一,就會發生休克,如果失血一半,就會很快死去。
人體有多少血呢?總血量的三分之一是多少呢?血液占全身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公斤的成人,約有4公斤血,即4千毫升。總血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300毫升的血,所以一個人在短時間失血1300毫升,就會出現臉色蒼白、冷汗淋漓、血壓下降、脈細而弱等明顯的休克症狀,當一個人失血2000毫升,大部分組織就會處於嚴重的缺血狀態,很快導致死亡。
因此,一旦發生大出血,就要迅速止住出血。
2.簡便有效的外傷止血法
人體的血管分為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三類,所以外傷出血也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管出血三類。
動脈血管由於本身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出血似泉湧,有搏動性,大動脈出血是噴射狀,血液鮮紅色,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出血。靜脈出血由於血管內壓力很低.血液徐徐均勻地流出,是紫紅色;大靜脈出血,往往隨呼吸而斷斷續續,吸氣時流出緩慢,呼出時流出較快.靜脈出血的危險性小於動脈出血。毛細血管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時,血液象水珠樣流出,常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險性小。
外傷出血的血液外流,容易引起重視;外傷引起的內出血,是體內血管破裂,所以血雖未外流,但病兒亦有失血的症狀。失血量多時,病兒出現的相應症狀是:臉色蒼白、冷汗淋漓、呼吸急促、心慌氣短,脈搏細而弱,甚至摸不到,血壓也急劇下降。
在現場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止血。
①普通止血法
普通較小傷口的外傷出血,可用生理鹽水(用9克鹽加冷開水1000毫升配成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塗上紅汞藥水,蓋上消毒紗布塊,用繃帶或其他有類帶子較緊地包扎局部,以不出血為度。
如頭部或其他毛發較多的部位受傷,應先剃去毛發,清洗、消毒局部,再按上法包扎。
對干一般傷口的出血,這種方法效果好,也簡便易行。
②指壓止血法
身體某些部位的動脈出血,出血量大,如果能熟悉止血部位,作為緊急情況下臨時止血,可采用指壓止血。方法是: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使得血管被壓閉住以斷流血。
面部出血,用拇指壓迫下颌角,面部大出血,需兩側都壓住才能止血。若傷在頰部、唇部,則可將拇指伸入其日內,與其余四指緊捏面頰,壓迫傷口下方的動脈干。
領部出血:該部俗稱“太陽穴”。用拇指在耳朵前面對著下颌關節上用力壓住,可將揚動脈壓住。
腋窩、肩部出血:在鎖骨上四處向下、向後摸到跳動處,即鎖骨下動脈,用大拇指壓住。
前臂出血:在膠窩處可摸到跳動處,用拇指壓迫住肘窩動脈,(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壓住肽動脈,也能止住前臂出血。
手掌、手臂的出血:在腕關節內,即摸脈搏動的地方,壓住跳動的桡動脈可止血。
大腿出血:屈起病兒大腿,在大腿根腹股溝中點處可摸到股動脈,將其緊緊壓住,由於股動脈壓力極高,故常需另一手拇指重壓於上。
腳部出血:用手指將躁關節下側、足背跳動的地方緊緊壓住即可。
加壓繃扎止血法:傷口較大,出血很多,用普通止血法未能奏效時可用本法。用消毒的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直接放在傷口處,緊緊繃扎以達到止血目的。另外,加墊可用在肢體的彎曲處,如肘窩、回不處,然後用繃帶把肢體彎曲起來,使用“8”字形繃帶纏起。當頭部受傷時,可用環形墊加壓繃扎,即用棉花作成環形,拿繃帶繞好,放在傷口正中心,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包纏,這在頭部傷口有骨折或異物時可采用。
在萬不得已時,還可采用止血帶,但止血帶不可濫用。
![]() |
夏季喂養寶寶需要注意的事項
嬰兒期是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以保證正常的成長。一到夏天,氣候炎熱,由於寶寶各方面的適應能力比較差,這時會出現食欲降低、代謝速度加快、對熱能和營養的消耗增加等變化,同時高氣溫還容易使寶寶脫水 |
![]() |
小兒肺炎的護理重點
小兒肺炎護理的內容很多,重點在於六個方面: 1、肺炎患兒的生活環境應保持空氣新鮮清潔。小兒得病期間,應謝絕客人來訪,特別是其他人有呼吸道感染時,應與小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居室要定時開窗,使空氣流通,室內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