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筋與骨折怎樣區別?
孩子受傷後,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是想確定傷筋還是骨折。
傷筋和骨折有何不同?一般講傷筋的主要表現為受傷部位的疼痛、腫脹、皮下有瘀血(青紫塊),行動不便,傷處有觸痛。而骨折時不僅有上述症狀,通常還伴有畸形。例如,肢體彎曲成角度或縮短,肢體活動明顯障礙,如不能行走及抬舉肢體。有時在搬動受傷肢體時,聽到骨頭斷端互相摩擦而發出類似關節的異常活動。但小兒骨中含鈣質成分少,骨骼較成人柔韌,受外力後雖然變形或有彎曲,卻未完全折斷,有骨膜下骨折之稱。此類骨折不可能有異常的活動,當然也聽不到斷骨間的摩擦。無論哪類骨折,均要進行X線檢查以明確傷情。
骨折的一般表現
(1)疼痛:骨折處均感疼痛,特別是在移動肢體時疼痛加劇,經妥善固定後疼痛減輕。檢查者從骨折的遠處向骨折處擠壓時,有間接擠壓痛。從骨的一端向另一端垂直叩擊時,骨折處疼痛加劇,叫叩擊痛。
(2)腫脹和瘀血:骨折後局部軟組織腫脹或有阏血。
(3)功能障礙:骨折後肢體失去槓桿和支柱作用,喪失部分或全部活動功能。
以上3條可見於新鮮骨折,也可見於軟組織損傷和局部炎症。但在受傷後沒有排除骨折之前應考慮是否有骨折。
骨折的特有體征
(1)畸形:是因骨折移位造成。檢查時要與健肢對比測量,骨折後有成角、側移、縮短、分離、旋轉等不同程度的畸形改變。
(2)骨擦或骨擦感:由於骨折兩斷端互相觸碰或摩擦而產生。一般檢查時,用手觸摸骨折局部有骨擦感,或聽到有骨擦聲。
(3)反常活動:受傷前不能活動的骨干部位,骨折後可屈曲、扭轉等,出現不正常活動。
以上3種體征只要發現其中之一,就可確定是骨折。但未見以上3種體位時,也可能有骨折。如嵌插性骨折和多見於小兒的青枝骨折。在檢查時要謹慎,不可故意搖動患肢,造成病人痛苦。
![]() |
學齡前兒童頭部受傷知識全攻略
兒童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強,活動量大,四肢協調性差,因此頭部受傷較為常見。孩子如果頭部受傷,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自行痊愈,最危險的就是顱內出血,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差錯,家長要留意孩子的狀況,一旦發現異常表現,無論外表有 |
![]() |
游泳時抽筋該怎麼辦?
喜歡游泳的人深知道抽筋的危險性,大多的溺水事故往往是抽筋引起的,因此如果孩子在戲水、游泳時抽筋了,應該盡快回到岸上做筋肉伸展,等到確認身體復原後才能再下水。 一、如果是腳趾抽筋 坐在地面上,用單手或雙手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