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時寶貝患了尿布疹,經過多次治療卻總不見好轉。其實,發生在與尿布接觸的皮膚區域內的皮疹,不見得一定就是尿布疹,有時是尿布疹並發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正常情況下,白色念珠菌寄生在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及陰道黏膜上。由於嬰兒免疫功能尚不健全,皮膚抵抗力低,尤其是在腹瀉、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佝偻病等情況下,或是低體重兒、早產兒,很容易使潛伏狀態下的白色念珠菌乘機活躍起來。當白色念珠菌隨大便排出後,便可侵入已被尿布疹感染的臀部皮膚,並發白色念珠菌的再次感染。
尿布裹著的皮膚被白色念珠菌感染後,皮疹顏色變得要比先前的疹子發暗,發紅,主要發生在皮膚皺褶較多的地方。
它的特征是疹子一顆一顆地聚在一起,在這些疹子周圍有一些小顆粒,呈衛星放射狀地散布。通常,尿布疹並發白色念珠菌感染後,往往成為鵝口瘡的感染源。
因此,寶貝同時還可能伴有鵝口瘡,尤其是使用較長時間抗生素的寶貝。
治療通常包括兩部分:
1、使用醫生所開的抗白色念珠菌的膏油。
2、你需要經常“晾一晾”寶貝的小屁股,讓寶貝脫離紙尿褲一段時間(可以減少那種溫暖,潮濕的環境)。
那麼,這種由於紙尿褲所產生的皮疹,就可以在48小時內得到明顯的改善,一周內會基本消失。
試試土方妙招:
1、不穿短褲,不用紙褲,穿寬松的棉質褲,每天換一條。如果實在要用襯墊,就用一些棉質布片(可用舊布剪成,但一定要用沸水煮消毒)作尿片。
2、一天多用溫水洗幾次小屁股,但也不要太過頻繁,以免潰損。
3、夏天小屁股只要多晾一晾,多洗幾次,保持干燥,一般3天就可痊愈。冬天因皮膚干容易裂,土法可在寶貝洗後擦一點菜籽油。
菜籽油有潤滑、收斂、涼血的作用;或者擦一點潤膚露也有很好的效果。
![]() |
奶癬治療三分治七分養小心護理
發現濕疹後,家長 |
![]() |
如何關掉淚閘?寶寶哭鬧不休時應該怎麼辦?
對新手爸媽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寶寶沒有辦法告訴別人自己哪裡不舒服。累了,他們不會表現出想睡的樣子,而是啼哭煩躁;尿布濕了,他們也不會指著尿布告訴別人,而是大哭大鬧。以下的方法,可以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