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危害巨大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久治不愈,隨著病情發展可對心、腦、腎等多個器官的造成一定損害,其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性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不幸患上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此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加藥物的配合,可以起到控制血壓值的作用,那樣你的生活也不會受到高血壓的干擾,但是這並沒有萬事大吉,還有一些會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需要患者特別注意。
導致血壓驟升的高危因素
1、情緒激動時。情緒變化是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的最常見原因。人們都知道,生氣、著急、驚恐可使血壓突然升高,但往往忽視過分高興也同樣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心理醫學研究表明,生活中的“壞事”和“好事”都會引起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氣、著急,也要防止“樂極生悲”。
2、氣溫驟變時。高血壓患者多為老年人,而老年人對環境溫度變化的耐受性明顯降低。當遇到寒冷刺激時,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多,血液循環加快以抵御寒冷。然而,腎上腺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明顯上升。醫學研究表明,每當寒潮過境之時,便是腦溢血多發之日。因此,冬春季節,高血壓患者尤應做好避寒保暖工作。
3、屏氣排便時。下蹲大便時,由於體位改變和用力,腹壓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因之血壓隨之上升。如遇大便干燥,患者屏氣排便時,全身肌肉收縮,血管也收縮,胸腔和腹腔壓力增大,致使較多的血液充盈顱內血管。此時靜脈回流受阻,顱內血管壓力劇增,常常導致腦溢血發生。為了防止便秘對高血壓患者的危害,老年人應多吃蔬菜、粗糧、多飲水,每天定時排便,並經常按摩腹部。高齡患者最好坐位排便。
4、使用某些藥物時。施行外傷縫合、拔牙時所用的麻醉藥可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關節炎患者服用的消炎痛也可使血壓明顯上升,很可能誘發高血壓危象。故而,高血壓患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應向醫生說明病情,防止用藥導致血壓驟升。
5、女性服用避孕藥。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收縮壓平均高出其他女性3毫米汞柱。雖然年輕女性血壓仍然處於健康范圍之內,但是當她們年齡更大的時候,血壓就會更高。高血壓堪稱“無聲殺手”,長期不治必然會增加心髒病、中風、致命血栓危險。專家最後建議,服用避孕藥的年輕女性最好定期測量血壓。
6、顱腦病變。這也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如腦腫瘤、腦外傷、腦干感染。
7、糖尿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的發病均為多種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二者之間有很多因素是重疊的,它們既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也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共同發病因素是糖代謝的異常,導致高胰島素血症,長時間的高胰島素血症會使血脂增高,促使動脈硬化,對高血壓的發生都起重要作用,胰島素抵抗還可以使細胞內增加,對血壓升高也有影響。
8、內分泌疾病。這也是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之一。皮質醇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上腺性變態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絕經期綜合征,都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9、心血管病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主動脈縮窄、多發性大動脈炎。這也是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
10、腎髒疾病。各種原發性腎髒疾病又可引起高血壓被稱為腎性高血壓,臨床上常出現水腫、血尿、蛋白尿及腎功能損害等異常。腎性高血壓在繼發性高血壓中發病率最高,尤其在年輕人。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發現高血壓的時候,都沒有能及時發現腎髒病,從而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此外糖尿病腎病合並高血壓可達60%到 70%,因此,高血壓不但是腎髒疾病的常見原因,也是重要的並發症和誘發加重因素,高效平穩的降低血壓致正常水平是保護腎髒,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重要措施,應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溫馨提示:如果人在睡眠中被鬧鐘驚醒時,機體的植物神經系統會因突然受到刺激而產生應急反應,表現為體內腎上腺素水平的提高,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而這有可能會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髒病的患病風險。專家提示,如果你必須要設置鬧鐘才能起床,建議采用柔和的音樂,這樣不至於過度刺激神經,可以避免血壓驟然升高。
![]() |
這個病竟能導致孩子嘔吐 孩子嘔吐怎麼辦
導致孩子嘔吐的疾病有哪些? 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 |
![]() |
新生兒的營養需求有哪些
新生兒的營養需求概述 新生兒期,比其它各時期需要的營養素相對較多。新生兒營養關系到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關系到新生兒的體質,也是使患兒康復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為了保證新生兒營養的供給,減少或避免新生兒生理性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