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時添加輔食,但不能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2、鼓勵母乳喂養,尤以生後4~6個月和第一個夏季
3、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潔,並作到飯前便後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減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為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
5、夏季避免繼奶、過食或食用富於脂肪的食物,同時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風。
6、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偻病或腸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病菌傳染:
(1)嚴重消毒病房,隔離患者
消毒方法:過氧乙酸煙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線照射。
(2)注射相關疫苗
8、加強宣傳小兒腹瀉的預防措施。
家居護理
1、補充丟失的水分
腹瀉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
輕度脫水症狀: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黃,並且煩躁、愛哭。
2、保證營養的攝入,同時調整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孩子吃些,如米湯、糖鹽開水
母乳喂養的嬰兒繼續吃母乳,但母親飲食含脂量要低。
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嬰兒,按平時量喝奶。
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嬰兒,宜給予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3、要注意保護好病孩的臀部
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
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並及時更換,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
對於病孩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
4、嚴密觀察病情發展,出現以下情況時及時就醫。
(1)在家治療3天,病情無好轉,發燒,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便中帶血,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等症狀。
(2)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口干舌燥,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
![]() |
介紹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
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具體有以下: 1、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嬰兒機體抵抗能力低,抵抗細菌的能力較成人差,容易染病。而且嬰兒的消化系統也尚未發育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一旦飲食出現差異,很容 |
![]() |
寶寶厭奶期間的症狀
生理性厭奶期:特征是嬰兒發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生理性厭奶期”在嬰兒是很常見的現象,常發生在兩個時期。有的新生兒喝奶量一向正常,到2、3個月大,突然喝奶量減少,但活力、體重都正常,無任何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