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小兒秋季腹瀉應口服補液鹽

小兒秋季腹瀉應口服補液鹽

  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多發生在每年9~11月份,以6個月到3歲間的小兒居多。患兒有三大臨床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體溫在38℃~39.5℃之間,伴隨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還有頻繁嘔吐,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嚴重腹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患兒生命。

小兒秋季腹瀉應口服補液鹽

  腹瀉首選補液鹽

  孩子出現腹瀉後,如症狀較輕、腹瀉量較少,無發熱,可不去醫院就診,在家通過休息、飲食調整,補充水、鹽等處理,患兒症狀多可好轉。

  口服補液鹽(ORS)腹瀉患兒由於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對急性腹瀉引發的輕、中度脫水,治療首選是用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簡寫ORS)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孩子每腹瀉一次,服ORS約50~100毫升,能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

  在得不到標准ORS的情況下,可用湯加鹽溶液。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白糖10克+細鹽1.75克+水500毫升,煮2~3分鐘。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如果惡心、嘔吐不嚴重,建議以口服補液為好,可以多次小量補充。

  合理選用藥物除非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瀉,或者是嚴重腹瀉產生並發症,其余的普通急性腹瀉並不需要服藥治療,症狀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所以,至少兩天以內,勿用藥物為孩子止瀉。當發生急性腹瀉時,不鼓勵過早使用止瀉劑,除非有其他急需控制的情況。

  輔助飲食促恢復

  堅持給患兒喂食對急性腹瀉患兒應繼續母乳喂養或喂食,母乳喂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養兒可先用稀釋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喂養2~3天,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孩子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面條等,可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並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沫或魚沫等,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平常飲食狀況。胡蘿卜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也是很好的補充品。它們都是防止機體因腹瀉而脫水和虛脫的良方。

  停止腹瀉需加餐有關專家強調,腹瀉康復之後的孩子,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必須每天加餐1~2次。因為急性腹瀉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嘔吐、拉稀水便、發燒等症狀,體液大量丟失,造成體重減輕,進而迅速變得營養不良。腹瀉康復後若患兒已無嘔吐症狀,可以合理飲食,以保證患兒的營養需求,並且幫助患兒更快地恢復。

  如果孩子出現下列情況,常提示病情較嚴重。如反復腹瀉,伴有腹痛、發熱、嘔吐等症狀,出現黏液血便,嚴重水樣瀉,伴有口渴、少尿、皮膚干燥起皺,雙眼下陷等脫水症狀,就應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及時給予靜脈輸液治療。

  預防腹瀉三要點

  ★從小進行“三浴”鍛煉(即陽光、空氣和水),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周歲以內嬰兒母乳喂養為主,腹瀉時避免斷奶。

小兒秋季腹瀉應口服補液鹽

  ★對所有人工喂養和混合喂養嬰兒來說,食具的消毒特別重要。如果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把孩子用過的食具洗清刷淨後放入食消毒櫃內,每天消毒1~2次。不具備條件的,可采用干蒸或煮沸消毒食具也可。具體做法:把嬰兒所用食具洗淨後置入大蒸鍋進行干蒸(隔水蒸),上大氣後15分鐘(奶嘴在上大氣後10分鐘才放入)便可達到消毒目的;把洗淨的食具放在大小適合的銻鍋內與冷水一起煮沸,奶嘴在水沸後15分鐘再放入,共煮沸20分鐘便可取出備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腹瀉應警惕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腹瀉應警惕的症狀有哪些  警惕體溫升高:嬰幼兒腹瀉的體溫反應主要是發燒,且大多是中度發燒(38.5℃左右)。這常見於由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腹瀉。發燒可能早於腹

善用接種卡讓小兒遠離流感

一直以來,家長對疫苗的接種存在著“抓一放二”的誤區。在預防接種卡上重點強調的一類疫苗,並由國家承擔費用的,往往是家長認為是必須接種的疫苗。  家庭承擔費用的二類疫苗,如流感、水痘、肺炎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