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常導致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症。病毒性腸炎偶有並發心肌炎。
2.鵝口瘡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易並發鵝口瘡,尤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更多,如不及時停藥,真菌可侵及腸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腹瀉病程中可出現黃疸,多見於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可能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並發大腸桿菌敗血症,導致中毒性肝炎。腹瀉後病情很快加重,出現黃疸後很快死亡。但如及早發現及時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數可治愈。
4.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腹瀉遷延日久,或反復多次禁食、長期熱量不足,易導致營養不良、貧血和維A缺乏。久瀉致肝功受損,維生素K吸收減少和凝血酶原減低,而致出血。
5.其他脫水重時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腸麻痺、腸出血、腸穿孔、腸套疊和胃擴張。還可因輸液不當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鈉或低鈉血症,或高鉀血症。小嬰兒嘔吐護理不周時可引起窒息。
![]() |
拯救抽風兒童應掐“人中”
6歲以下的小兒,因大腦發育不健全,易發生抽風(驚厥),抽風時,全身或局部肌肉呈強直或陣發性痙攣狀,神志不清,眼球凝視,口唇青紫,口吐白沫等。抽風時間長,會損害大腦,也易發生窒息。發生抽風要迅速采取措施,找出原因 |
![]() |
小兒脾虛容易咳嗽哮喘
小兒脾虛其吸收就不好,可能出現的症狀表現有:濕疹、黃水瘡、鵝口瘡、黃疸、手腳潮濕,這是表征。還會引起便秘、腹瀉、痰多咳嗽、這是內症。脾虛直接的問題是消化不良,吸收不好,如缺鈣會引起的佝偻病、盜汗、易驚等問題。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