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現大便稀薄或者大便次數增多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辨別寶寶是否是腹瀉,如果寶寶有飲食不節制,不潔淨,或感受風寒病史,其大便表現為較平時明顯增多,稀薄如水樣、蛋花樣、有粘凍、不消化物,甚至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症狀,可以考慮為寶寶腹瀉。
小兒推拿治療腹瀉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補脾經:用拇指羅紋面在寶寶拇指羅紋面旋推300次左右;
補大腸:用拇指羅紋面在寶寶食指尖向虎口直推100次左右;
摩腹:手掌掌面在寶寶的腹部做逆時針摩法約5分鐘左右;
揉龜尾:拇指端在寶寶尾骶部揉100次左右;
捏脊:用拇指桡側緣頂住背部脊柱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翕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沿脊柱從長強捏至大椎5-7次。
此外,中醫將寶寶腹瀉分為寒濕瀉、濕熱瀉、傷食瀉、脾虛瀉四種類型。
其中寒濕洩的寶寶除推拿手法外必須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寶寶睡覺時保護臍部不受風寒;
濕熱瀉的寶寶采用順時針摩腹以幫助其清利濕熱;
傷食瀉的寶寶必須注意飲食節制,以米湯水代替部分奶粉,減少葷腥攝入;
脾虛瀉的寶寶增加補脾經的次數,並加上捏脊手法5次左右。
一般經正規推拿手法治療5次左右,寶寶腹瀉症狀就會有明顯改善。
當然,除了采用中醫的推拿手法治療之外,家長們也應該加強寶寶的日常生活護理。家長們平日裡應當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食物應當新鮮、清潔,不吃變質的食物;不要給寶寶暴飲暴食,所謂“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寶寶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餐具也要定時消毒。
![]() |
孩子尿床試試艾灸療法
有些小孩雖然過了5歲,但也偶爾有尿床或尿褲子的時候,一般遺尿是暫時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自愈。出現反復遺尿的孩子,可以試試艾灸。 具體方法是,點燃艾條,在神厥、中極、水道以及腳心處的湧泉等穴位上輪換熏灸,當灸 |
![]() |
家長必讀:四大方法幫孩子克服妒忌心理
曉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進取之路 鑒於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理性思維水平不高的現狀,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注重采用舉例說明的方法,為學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舉陷於嫉妒深淵,干出誹謗、中傷,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