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寶寶拉肚子後是否要馬上止瀉

寶寶拉肚子後是否要馬上止瀉

  提問1:腹瀉是否都要用抗生素?

  秋季寶寶腹瀉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同時伴有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這個時候,是否該給寶寶服用抗生素呢?

  回答: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寶寶不必使用抗生素

  事實上,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多為病毒或產毒素細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藥物,只要做好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和粘膜保護劑,大多數患兒可以治愈;大約30%拉膿血便患兒多為侵襲細菌(如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仍主張使用敏感抗菌藥物。通常使用一種當地有效的抗菌藥物。如用藥48小時病情未見好轉,再考慮更換一種抗菌藥物。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霉菌性腸炎等,使腹瀉病遷延或加重。

  提問2:寶寶腹瀉後是否要禁食?

  急性腹瀉時,寶寶的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非常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也非常困難。因此,對於小兒腹瀉,一些爺爺奶奶輩兒的傳統觀點是對急性腹瀉采用禁食8—12小時的方法,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這種令“胃腸道休息”的治療方法是否正確呢?

寶寶拉肚子後是否要馬上止瀉

  回答:不禁食,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喂養或喂食

  較長時間饑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並且如果原來有營養不良者,其營養狀況將更進一步惡化,還會影響腸粘膜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再次腹瀉”的惡性循環。有些患兒還會因禁食饑餓而哭鬧不止,甚至發生低血糖,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目前的主張是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喂食。繼續喂食的寶寶食欲恢復快,腹瀉和嘔吐次數並未因此而增加,且體力恢復早,抗病力較強,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提問3:腹瀉後是否馬上要止瀉?

  寶寶腹瀉後,通常情況下都是上吐下瀉的慘狀,看著非常可憐。於是,不少爸爸媽媽會立刻給寶寶采取止瀉的方式。可也有家長認為,把體內的雜質吐出來或是排洩出來,反而對身體有好處,那麼,到底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呢?

  回答: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

  嘔吐和腹瀉在某種情況下對人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誤服毒物引起的腹瀉,應促進毒素排除,故應慎用止瀉藥,不僅不應該使用止瀉藥,相反,應給予催吐和瀉藥,以促進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嘔吐和腹瀉,容易造成脫水及水電解質紊亂,有的可能會出現全身中毒症狀,所以這類情況下要及時到醫院診治,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還需應用抗菌素治療。對急性腹瀉並發輕、中度脫水患兒,治療首選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寶寶每腹瀉一次,服口服補液鹽約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向左還是向右,千萬不要和孩子較勁兒

    妻子做的菜裡幾乎都有肉,桐桐每次都是夾幾口菜,或者直接干吃米飯。為此,妻子沒少批評桐桐,可是桐桐還是我行我素,任憑妻子磨破嘴皮,她就是不吃。    這樣下去也不是

寶寶口吃大多是“心病”

孩子口吃極少是因為發音器官的器質性原因,而大都是“心病”,所以還需要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治愈。如果您的孩子患了口吃,如下的心理矯正技術會使您感到前景樂觀。  正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