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小兒發燒濕熱氣候惹的禍

小兒發燒濕熱氣候惹的禍

  由於天氣變化等原因,近日各大醫院有發燒症狀的小病號成井噴趨勢。7日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最近一個月接診的小病號比平時多了三成,急診、內科的患兒十個就有八個在發燒,高峰時就診隊伍排到大門外 ,等候一兩個小時是常事,不少家長連連叫苦。專家介紹,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是島城濕熱的環境下病毒更加活躍,患兒免疫力低,此外 ,吹空調吹著涼了的也不少。

  女童高燒40℃突然抽風

  8月7 日上午9 時許,2歲的佳佳(化名)吃完飯後坐在客廳的地板上看電視,突然之間朝後倒了下去,“咚”的一聲暈倒在地上。她的媽媽商女士趕緊跑過來抱起佳佳,只見佳佳眼睛直往上翻,手腳還不停地抽搐 ,這個時候商女士一摸孩子的額頭才發現 ,孩子燒得厲害 ,她趕緊將佳佳送往了市兒童醫院急診科。

  “孩子高燒40度了,抽風就是高燒引起的。”接診醫生介紹說。輸液後,佳佳已經醒了過來。“兒童的體溫變化比較快,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就有可能從正常體溫升高到39度甚至40度。”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徐靜介紹說,近期兒童高燒導致抽風的還不少,多的時候甚至一天就能遇到好幾個。

  上午10時許,記者在兒童醫院看到,無論是急診還是門診大廳,都擠滿了小病號和家屬,有的已經打上了吊瓶。記者發現 ,大部分小病號都是發燒。當天記者在急診區隨機采訪了30 多位小病號的家長,其中發燒症狀的小病號占到了8成左右。

  十個患兒八個在發燒

  “近期,我們急診特別忙,一天都有300多個病號,多的時候甚至能達到400個,尤其是夜間值班的醫生,一個人一晚上要看上百個,經常被幾十個家長包圍著。”徐靜介紹說,六月份的時候急診一整天的接診量一般在250個左右,近期增加了約三成。

  “近來患兒數量增加了近一半,病號多的時候醫生和護士都有點忙不過來。”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王瑜也表示,無論是門診還是急診都能明顯感覺到病號的數量多了起來。海慈醫院兒科的接診量也增加了近一半,近一段時間兒科非常繁忙。隨後,記者從青醫附院、市立醫院、海慈醫院了解到的情況差不多,門診量增加了不少。

  孩子們到底都是得了什麼病呢?感冒發燒、疱疹性咽峽炎、腹瀉成發病最多的三種疾病,能占到七八成。“最多的就是發燒感冒,夜間急診的患兒超過90% 都是高燒來的。”徐靜告訴記者,這個季節患兒最主要的疾病就是感冒發燒。采訪中幾乎所有的醫院兒科都表示:感冒發燒的患兒特別多,在普通門診能占到一半以上,急診則達到了九成,綜合起來看,十個來兒科就診的孩子就有八個在發燒。

  濕熱氣候和吹空調惹的禍

  為什麼近期會有如此多的孩子突然發高燒呢?“ 這首先是跟島城現在的氣候條件有關系,夏季濕熱的氣候特別有利於病毒和細菌的生長、繁殖,病毒十分活躍。”徐靜介紹說,夏天孩子發燒多和冬天得流感一樣,最主要是與病毒的生活習性和島城的氣候條件有關 ,過了夏季溫度降低之後,感冒發燒的孩子就明顯少了。“ 基本上每年的6、7、8月份都是感冒發燒的高發季,到了9月開學之後,患兒的數量就降下來了。”

  濕熱的氣候不僅對病毒有影響,對兒童自身的免疫系統也有影響。“氣溫太熱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差一些,外部環境太熱會影響人體正常的激素分泌,使得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孩子的免疫力差了自然就容易患病。”青醫附院本部小兒內科李主任介紹說。

  “ 孩子感冒發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吹空調造成的。”市立醫院兒科主任王秀英表示,吹空調的時候一般關門堵窗,空氣流通不暢,再就是從室內到室外一冷一熱容易讓孩子著涼,兒童的抵抗力本來就不如成人,大人吹空調不生病,可能孩子就生病了。

  • 2011兒科精華文章匯總
  • 家長勿把血管瘤當蚊蟲叮咬
  • 夏季寶寶必備藥品有哪些?
  • 小兒心肌炎易因感冒後引起
  • 小兒食療偏方巧治咳嗽
  • 夏季讓小兒和腹瀉說再見
  • 兒童長高抓住3個關鍵期
  • 母乳喂養時間決定嬰兒智商
  • 孩子長高的6大非遺傳因素
  • 不同年齡過敏症狀“偽裝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夏季寶寶曬傷後的急救措施

出行之前的預防措施  戶外活動可選擇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後,以保證寶寶在溫度相對低的時間出來活動。  即便在這些時候,也盡可能讓寶寶在樹陰下玩耍,避免陽光的暴曬。不做劇烈運動,以防寶寶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肱骨骨折的處理

肱骨骨折怎麼辦?  肱骨骨折一般常因直接暴力所引起,如產傷骨折、穿衣時將患兒上肢粗暴地塞入衣袖造成骨折。間接暴力也能引起骨折,如兒童掰腕而扭斷。常見骨折部位在肱骨中、下段。  其症狀是患肢上臂腫脹、疼痛、畸形,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