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腹瀉病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免不了會發生腹瀉。因此,家長在孩子患了腹瀉病時,應注意觀察糞便的性狀及伴發症狀,以便和其他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加以區別,為醫生提供診斷的線索,使疾病盡早得以治愈那麼,小兒腹瀉病應與哪些並相鑒別呢?主要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1、生理性腹瀉:實際上,生理性腹瀉並不是一種疾病,多見於滲出性體質,即表現為虛胖並伴有濕疹的小兒。生後不久就出現腹瀉,但一般情況良好,體重增長滿意。大便的顯微鏡檢查及細菌培養均無異常發現。雖經多方治療也不見效果。多在添加輔食或即可得到緩解,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療。
2、饑餓性腹瀉:有的家長為防止孩子進食過度,對飲食加以限制,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要量。這種情況下,因腸蠕動增加引起大便次數增加,大便量不多,可帶有較多的粘液,糞便檢查也無任何異常。隨著逐漸添加飲食,腹瀉就會停止。
3、細菌性痢疾:也是引起小兒的常見疾病,但是臨床表現與一般小兒腹瀉不同,小兒便意頻數,大便量較少,多帶有膿血。大便顯微鏡檢查可見較多膿細胞、紅血球和吞噬細胞;大便培養可發現痢疾桿菌。
4、嬰兒出血性腸炎:也稱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或節段性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及便血。起病與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大致相同,每日腹瀉數次至十余次,開始為稀粘便,經治療病情反逐漸加重,出現典型的血水樣便或果醬樣便,全身症狀也明顯加重,表現為高熱、頻繁嘔吐、腹脹,甚至可出現抽風、昏迷及休克。
5、鼠傷寒:因食入了由鼠傷寒沙門氏菌污染的肉、蛋及奶類食品引起(特別是食品中帶有污染的活菌時),患兒除腹痛、嘔吐外,腹瀉是突出的表現,大便的性狀呈多種多樣,如水樣便、粘液便甚至膿血便。只有在大便培養出致病菌後,才能明確診斷。這種病還可在新生兒及早產兒中發生爆發流行。
綜上所述,由於小兒腹瀉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旦您的寶寶出現腹瀉,切不可掉以輕心,密切觀察大便的性狀,向醫生提供有關線索,以利使孩子得到及早的診斷和正確的治療。
![]() |
鞍山將新增“寶寶急救車”
新生兒急救可直接撥打120 為加強我市新生兒的急救轉運力量,將為市婦兒醫院急救站引進特種救護車,目前正在采購相應的車輛和設備。這種特種救護車將承擔全市的新生兒急救轉運任務,救護車內將有保溫箱等眾多的先進設備, |
![]() |
家有自閉兒童怎麼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兒童出現了心理問題,如自閉症、多動症等,引起了眾多的兒童心理專家和教育專家的重視,自閉症也是可以預防的,已經處在自閉狀態的孩子也可以通過治療和訓練進行改善。 自閉的小孩,由於習慣於把自己藏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