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周圍的血管很豐富,距寶寶腸道最近,寶寶腹壁薄,藥較容易吸收。現代中藥研究表明,外治通過體表給藥,藥物在體內局部半衰期較長,作用較持久。另外,外貼肚臍部位無痛苦,寶寶也較容易接受。
寶寶腹瀉以6~18個月齡居多,較常見的有脾虛瀉、傷食瀉、風寒瀉、脾腎陽虛瀉、濕熱瀉等幾種情況。
脾虛瀉
脾胃虛弱導致吃完就瀉,大便裡有不消化食物、乳塊等,但不臭,寶寶面色發黃,不夠精神。
傷食瀉
因為寶寶吃得過多導致腹脹、腹痛,瀉下大便酸臭,由於飲食過多損傷脾胃,導致不想吃飯。
風寒瀉
因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氣轉涼沒有及時加衣等外因導致腹部受涼,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綠色,有的寶寶會有發熱的症狀。
脾腎陽虛瀉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更瀉”。早上4~5時久瀉不止,寶寶面色發白、怕冷、手腳涼、精神不振。
濕熱瀉
寶寶瀉下急迫,大便臭,少數會有黏液,肛門周圍紅腫,食欲不振,唇干,有時會有發熱症狀。
選藥
臍貼的藥物主要選用溫裡、補中固澀的中藥,如果有食積不化症狀,再加上消食化積藥,有風寒症狀再加上解表散寒藥物。
選穴
應根據不同的腹瀉情況進行選穴:脾虛瀉選取神阙穴(即肚臍)與脾俞穴,傷食瀉選取神阙穴、中脘穴與天樞穴,風寒瀉選取神阙穴、風池穴、風府穴與大椎穴,脾腎陽虛瀉選取神阙穴、脾俞穴與腎俞穴,濕熱瀉選取神阙穴、中脘穴與天樞穴。
操作
采用臍貼治療時需在第一天中午貼上,第二天中午11時左右取下,下午3時前再貼上。因為11時至3時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間,人體抵抗力強,取下也不易腹瀉。同時也可緩解寶寶嬌嫩的皮膚持續受膠布刺激,一般療程三次。
![]() |
免疫接種的重要性及程序
嬰幼兒時期人體生長發育旺盛,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很弱,包括乙肝在內的許多傳染病,嚴重威脅著孩子的生命和健康。通過給孩子免疫接種,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和增強兒童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免疫接種就是人 |
![]() |
寶寶冬季游泳有四好處
嬰兒游泳是最近興起的護理嬰幼兒的訓練措施,通過游泳訓練與撫觸,讓寶寶的身體更協調靈活,也可以提高寶寶心智發育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寶寶耐寒和抗病的免疫能力,有研究顯示,游泳對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都有很大的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