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或稱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一歲以內約占半數,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易感因素]
1.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嬰幼兒水代謝旺盛,一歲以內每日攝人及排出的水分占體內總液量的1/2(成人為1/7),對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發生體液紊亂;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肝、腎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發生消化道功能紊亂
2.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且嬰兒食物以液體為主,進入量較多,胃腸道負擔重。
3.機體防御功能差 ①嬰兒胃酸偏低,胃排空較快,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殺滅能力較弱; 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腸道分泌型IgA均較低。
4.腸道菌群失調 正常腸道菌群對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兒生後尚未建立正常腸道菌群時、改變飲食使腸道內環境改變時、或濫用廣譜抗生素時,均可使腸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調,而患腸道感染。
5.人工喂養 母乳中含有大量體液因子(SIgA、乳鐵蛋白)、巨噬細胞和粒細胞、溶菌酶、溶酶體,有很強的抗腸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雖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熱過程中被破壞,而且人工喂養的食物和食具極易受污染,故人工喂養兒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高於母乳喂養兒。
![]() |
孩子拼媽,誰之過?
和同學比媽媽,到底對不對?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為先”、“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等孝道文化,父母辛苦養育孩子,沒有的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恩,反而是被孩子拿來 |
![]() |
父母的適當示弱會讓孩子更強大
案例一: 媽媽帶著兒子逛商場,在兒童玩具專賣櫃前,他坐在地上,尖叫:“我要電話機,我要那個電話機。”他這麼撒潑地一嚷,周圍人的目光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