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2-3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喂養不當、細菌病毒感染、甚至季節天氣的變換都會引起,又以夏秋季好發。
1、常見表現:
- 大便次數增加
- 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 發熱、精神不佳
- 嘔吐
- 脫水時產生口渴、眼窩凹陷等
- 危重時,呼吸加快、昏迷
2、危害:
腹瀉干擾正常的胃腸功能,頻繁、大量腹瀉、嘔吐引起體內水分、電解質丟失、失衡,甚至導致死亡。反復或遷延性腹瀉導致患兒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
3、家庭可以采取的措施:
由於小兒腹瀉大體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對於此類要在病情發展嚴重之前,及時去醫院做大便化驗和培養,以便查出致病原,對症用藥。而對於由喂養飲食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可給予易於消化的面食、面糊,調節一下胃腸,而不要濫用抗生素,因為很多藥物對胃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
每次腹瀉後要給予水、米湯、果汁、補液鹽等任何一種50-200毫升;補充足夠的入量,並給予易於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硬食物;觀察病情變化,病情沒有好轉應再次看醫生,就診前准備好1小時內新排出的無污染的大便,以供化驗。
4、醫生可能采取的措施:
- 大便化驗和培養
- 補充體液和電解質
- 有膿血便時用抗生素治療
5、如何預防:
- 提倡母乳喂養,4-6個月時合理、漸進添加輔食。
- 注意飲食衛生
- 護理嬰兒前洗手
- 教育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
寶寶上火有哪些表現?祛火可食療解決哦
寶寶上火的4種表現 1、睡不著睡不香 寶寶睡不著或睡不踏實,從中醫角度看,主要是肝火太盛。0-6歲的嬰幼兒若出現“心火肝熱”,會在睡眠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例如入睡難、入睡後多汗、睡不 |
![]() |
兒童在家中時的避震方法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發生地震的警告,繼續保持收聽當地電台最新的報告和建議,如建議關掉液化氣、電源時要照做。將大而重的物體從高的擱架上拿走。將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東西放進低櫥內,擱板應有擋手,以防止物體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