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雖說不是什麼大病,卻足以讓把孩子當心肝寶貝的父母手忙腳亂。有部分年輕父母則習慣性地求助於開塞露。開塞露是一種價格僅一兩塊錢的非處方藥,塞進肛門後起到潤滑並刺激腸壁的作用,使大便軟化後易於排出。這種自治的方法到底有無隱患呢?
小兒開塞露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用小兒開塞露塞肛機械刺激腸壁,可以促進排便,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如果小兒每次便秘就塗抹開塞露,就容易形成依賴。
臨床上常常發現這樣的案例:許多家長用了開塞露覺得效果很好,不久又回來找醫生開,久而久之可導致小兒習慣性便秘。應對小兒便秘,一定要注意對症治療,尤其是需要找到病因來進行治療的,.
小兒是否便秘不以排便頻率為標准
年輕父母判斷小兒是否便秘,最容易走進的誤區就是:以排便的頻率作為標准來衡量。寶寶排便次數稍微變少,就暗自擔心起來。
專家指出,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准,而是要對小孩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並且要看對小孩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
每個小孩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小孩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小孩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兩三天1次,只要性狀及量都正常,小孩又無其他不適,就屬正常。但如果小孩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考慮是否便秘了:大便量少、干燥;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腹部脹滿、疼痛;食欲減退。
大多數寶寶便秘主要通過飲食、習慣來糾正,比如多吃高纖維、潤腸通便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馬鈴薯、香蕉、蜂蜜等。對於消化不好、好幾天天不拉大便的小兒,如果沒有哭鬧的現象,可以用菌群調節劑,同時讓其多喝水——以小嬰兒為例,每天要在喝奶的基礎上額外補充每公斤體重40~50毫升水。
![]() |
強行止哭不利於兒童心理
孩子摔倒,可能摔得很疼,但媽媽硬要孩子不哭,這很難做到。不哭並不是堅強的表現,自己爬起來才是最重要、最堅強的表現。媽媽可以讓孩子盡情地哭,但不要太在乎他的哭聲和眼淚,這是孩子自己的事。你可以體貼地用語言來安慰他 |
![]() |
幾款營養精致寶寶早餐
讓我們來動手學習圍裙媽媽推薦的幾款精致營養早餐吧~~ 荞麥大米粥肉松小桔子 肉松做法: 主料:腿肉(最好要有一點點肥的像這樣純瘦肉的,我在快炒好時加了點豬油。) 調料:蔥、姜、黃酒、糖、鹽、老抽、生姜粉 |